告朔饩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详细解释
汉语典故,后比喻按往常去做,敷衍应付了事。
不过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名存实亡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百科解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告朔饩羊”,古代的一种制度。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於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虚应故事”罢了。
出处《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例子不过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告朔饩羊,名存实亡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gù shuò xì yáng
注音ㄍㄨˋ ㄕㄨㄛˋ ㄒ一ˋ 一ㄤˊ
繁体告朔餼羊
感情告朔饩羊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形同虚设
英语do something for form's sake onl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旋地转(意思解释)
- 相貌堂堂(意思解释)
- 珍产淫货(意思解释)
- 重峦复嶂(意思解释)
-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意思解释)
- 追根溯源(意思解释)
- 再接再砺(意思解释)
- 下车之始(意思解释)
- 镕古铸今(意思解释)
- 茂林深篁(意思解释)
- 怒目睁眉(意思解释)
- 十拏九稳(意思解释)
- 穷神知化(意思解释)
-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意思解释)
- 争名竞利(意思解释)
- 养痈自患(意思解释)
- 穷富极贵(意思解释)
- 再三在四(意思解释)
- 淡泊名利(意思解释)
- 斖斖不倦(意思解释)
- 热核反应(意思解释)
- 皋夔稷契(意思解释)
- 原心定罪(意思解释)
- 溢巷填街(意思解释)
- 烟霏露结(意思解释)
- 仰天而笑(意思解释)
- 了不相干(意思解释)
- 昏聩胡涂(意思解释)
※ 告朔饩羊的意思解释、告朔饩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不绝于耳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地广人稀 | 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
风平浪静 |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
家喻户晓 |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
四面楚歌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束手旁观 |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
畏口慎事 | 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
造次颠沛 |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
迈古超今 | 指超越古今。 |
韬光灭迹 | 谓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
裒如充耳 | 衣着华丽,塞耳不闻。指服饰与德行不相称。 |
食无求饱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分浅缘悭 | 分:情分,缘分;悭:欠缺。指缘分浅薄。 |
磨砥刻厉 |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
含商咀徵 | “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
敛骨吹魂 | 谓再造生灵,使死者复生。敛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结起来。吹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体。 |
谋逆不轨 | 谋:图谋;逆:违背;不轨:不合法。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 |
多吃多占 | 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
心服情愿 | 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
谣诼不断 | 意思是造谣毁谤。 |
陶侃运甓 | 陶侃运甓指陶侃无事时,不愿悠闲自处,早晨将砖搬到屋外后,到晚上再搬回屋内。 |
调御丈夫 | 佛十号之一。佛能教化引导一切可度者﹐故称。 |
湮没不彰 | 名声被埋没,没有宣扬。湮:埋没;彰:明显。 |
漏虀搭菜 | 谓做事不周密,有破绽。 |
愧汗无地 | 惭愧得流汗,无地自容。 |
负才尚气 | 同“[[负才任气]]”。 |
耳热眼跳 | 耳朵发热﹐眼皮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