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书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蛀书的虫子。比喻读死书的人。
详细解释
即蠹鱼。比喻埋头苦读的人。含有食古不化之意。
唐韩愈《杂诗》:“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一本作“蠧书”。参见“蠹鱼”。
蛀蚀书籍的小虫。也称为「书蠹」、「书虫」、「书蝨」。比喻死读书而不知融会贯通的人。
唐.韩愈〈杂诗〉:「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前后。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也称为「书蠹」、「书虫」。
蛀蚀书籍的小虫。
【造句】家藏万卷书,若不好好利用,只会沦为蠹书虫的食物。
出处唐·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例子他是个蠹书虫,不知变通
基础信息
拼音dù shū chóng
注音ㄉㄨˋ ㄕㄨ ㄔㄨㄥˊ
繁体蠧書蟲
感情蠹书虫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读死书的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雪窗萤火(意思解释)
- 休养生息(意思解释)
- 美轮美奂(意思解释)
- 肝胆相照(意思解释)
- 黄发鲐背(意思解释)
- 心回意转(意思解释)
- 遗簪坠屦(意思解释)
- 示贬于褒(意思解释)
-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意思解释)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意思解释)
- 残暴不仁(意思解释)
- 秘而不宣(意思解释)
- 无空不入(意思解释)
- 伏龙凤雏(意思解释)
- 买贱卖贵(意思解释)
- 杳无踪迹(意思解释)
- 涸泽之蛇(意思解释)
- 公尔忘私(意思解释)
- 怙过不悛(意思解释)
- 想方设计(意思解释)
- 引狼拒虎(意思解释)
- 出榜安民(意思解释)
- 衣锦夜行(意思解释)
- 贪功起衅(意思解释)
- 须眉男子(意思解释)
- 剔抽禿刷(意思解释)
- 跫然足音(意思解释)
- 悲天跄地(意思解释)
※ 蠹书虫的意思解释、蠹书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四大皆空 |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
口诛笔伐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毫不犹豫 |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
朽木粪墙 |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
化日光天 |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
飞扬跋扈 |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星飞云散 | 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
身败名隳 | 见“身败名裂”。 |
阴霾密布 | 阴霾:空气中浮沉多而浑浊。比喻形势险恶或将要发生重大事件的郁闷气氛。 |
世济其美 |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
里外夹攻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视同一律 | 同等看待。 |
两虎相争 |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
说白道黑 | 见“说白道绿”。 |
金声玉润 |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 |
亏心短行 |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
云起龙骧 |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
赏罚信明 | 同“赏罚分明”。 |
寻幽探胜 | 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
撑门拄户 | 撑:支持;拄:支撑。支撑门户。指独立主持或担当某一方面的工作。 |
上求下告 | 告:请求。指到处请求 |
画蛇著足 |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
小信未孚 | 孚:为人所信服。小信用未能信任。 |
长辔远御 | 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
知音谙吕 | 谙:熟悉;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
留犁挠酒 | 汉时汉与匈奴间订盟的一种仪式。 |
抚今怀昔 | 忆昔抚今yìxī-fǔjīn回忆昔日,看看今天 |
担风袖月 | 胸襟开阔,无拘无束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