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自告奋勇 指主动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攻城徇地 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灰身泯智 见“灰身灭智”。
娓娓不倦 娓娓:谈话连续不倦的样子。连续谈论,不知疲倦。
刺上化下 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一代文宗 宗:宗师。一个时代为众人所宗仰的文学家。亦作“当世辞宗”、“一代宗匠”、“一代辞宗”。
文修武偃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人浮于食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乌纱帽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婢作夫人 婢:侍女;夫人:主妇。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
翻手为云 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霸陵醉尉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铁板歌喉 形容豪迈的演唱。
简丝数米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骨瘦形销 形容瘦削到极点。
束椽为柱 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驰高骛远 驰:追驰;骛:从事,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千里借筹 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知遇之荣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绳头小利 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金张许史 汉时﹐金日磾﹑张安世并为显宦。许广汉为宣帝许皇后之父。史指史恭及其长子史高。恭为宣帝祖母史良娣之兄。宣帝即位﹐恭已死﹐封高为乐陵侯。许史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颓云駃雨 犹言崩云快雨。谓云层崩坠﹐大雨倾盆而下。
意识形态 指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直接、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了不相干 了:完全。完全不相干涉。指毫无关系。
东渐西被 指范围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