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自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详细解释
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景得书无点,辞不至;又闻欢疾笃,用其行台郎颍川王伟计,遂~。◎《资治通鉴·高祖武皇帝中大同元年》
百科解释yōngbīngzìgù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景得书无点,辞不至;又闻欢疾笃,用其行台郎颍川王伟计,遂~。★《资治通鉴·高祖武皇帝中大同元年》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例子景得书无点,辞不至;又闻欢疾笃,用其行台郎颍川王伟计,遂拥兵自固。《资治通鉴·高祖武皇帝中大同元年》
基础信息
拼音yōng bīng zì gù
注音ㄩㄥ ㄅ一ㄥ ㄗˋ ㄍㄨˋ
繁体擁兵自固
感情拥兵自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经国大业(意思解释)
- 略逊一筹(意思解释)
-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意思解释)
- 悬断是非(意思解释)
- 行不苟容(意思解释)
- 以词害意(意思解释)
- 欺世惑众(意思解释)
- 比翼双飞(意思解释)
- 使嘴使舌(意思解释)
- 囊箧萧条(意思解释)
- 门可张罗(意思解释)
- 志洁行芳(意思解释)
- 耳不旁听(意思解释)
- 守正不挠(意思解释)
- 忠鲠不挠(意思解释)
- 负才使气(意思解释)
- 误认颜标(意思解释)
- 违乡负俗(意思解释)
- 百世之利(意思解释)
- 唐临晋帖(意思解释)
- 程序动作(意思解释)
- 彪炳千秋(意思解释)
- 上风官司(意思解释)
- 丸药膏丹(意思解释)
- 瑶想琼思(意思解释)
- 透物电光(意思解释)
※ 拥兵自固的意思解释、拥兵自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艰苦卓绝 |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搔头抓耳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
梦熟黄粱 | 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
盲人骑瞎马 | 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
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从令如流 |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
左挈右提 | 挈:提。比喻共相扶持与辅佐。 |
寻风捉影 | 犹捕风捉影。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
包藏祸心 |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
论长道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生佛万家 | 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
不愧屋漏 |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不舍昼夜 |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
电闪雷鸣 |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
驾鹤成仙 | 指死的婉称。 |
发怒冲冠 | 同“发上冲冠”。 |
惘若有失 | 惘:失意。神情颓丧,好像失去所爱所恋的样子。 |
眉飞目舞 | 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另眼看觑 | 另:别的,另外;觑:细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照顾与优待。 |
靡旗辙乱 | 靡:倒下。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
颤儿哆嗦 | 颤抖得很厉害的样子。 |
意指为狱 | 意思是不依据法律,只以上司的意图量刑判罪。出自《史记·酷吏列传》。 |
羊公之鹤 | 意思是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
陆梁放肆 | 跳着行走的样子,引申为跋扈。形容十分嚣张,肆无忌惮。 |
经岁之储 | 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
飞必冲天 | 比喻平时深藏不露,突然做出惊人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