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布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南唐诗人陈陶自号。
详细解释
南唐诗人陈陶自号。
陶通释、老,善天文历数,隐居修炼,后不知所终。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唐陈陶,以诗名,兼释、老学,自号三教布衣。”
南唐诗人陈陶自号。陶通释﹑老,善天文历数,隐居修炼,后不知所终。
百科解释三教布衣陶通释、老,善天文历数,隐居修炼,后不知所终。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唐陈陶,以诗名,兼释、老学,自号三教布衣。”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ào bù yī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咽苦吐甘(意思解释)
- 指挥若定(意思解释)
- 衔尾相随(意思解释)
- 替天行道(意思解释)
- 木直中绳(意思解释)
- 财迷心窍(意思解释)
- 惭凫企鹤(意思解释)
- 情凄意切(意思解释)
- 不着边际(意思解释)
- 相见恨晚(意思解释)
- 身外之物(意思解释)
- 取之不竭(意思解释)
- 无咎无誉(意思解释)
- 水性杨花(意思解释)
-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意思解释)
- 秀才人情纸半张(意思解释)
- 日出不穷(意思解释)
- 车马填门(意思解释)
- 瑶草琪葩(意思解释)
- 繁鸟萃棘(意思解释)
- 勇男蠢妇(意思解释)
- 磨砻镌切(意思解释)
- 坏裳为袴(意思解释)
- 夸诞生惑(意思解释)
- 谣诼不断(意思解释)
- 一双两美(意思解释)
- 宿怨深仇(意思解释)
※ 三教布衣的意思解释、三教布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金篦刮目 | 比喻翻然醒悟。 |
良师益友 |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
纳贡称臣 | 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
附炎趋热 |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
骚人墨客 | 骚人:原指《离骚》作者屈原及楚辞作者;后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
红男绿女 | 指穿着各种漂亮衣服的青年男女。 |
持筹握算 | 原指筹划,后称管理财务。 |
缟纻之交 | 缟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 |
见性成佛 |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
清清白白 |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特指廉洁 |
道路传闻 | 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 |
船到江心补漏迟 |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
说白道黑 | 见“说白道绿”。 |
分门别户 |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户:门户。指在学术上根据各自的格调或见解划清派别,各立门户。 |
却老还童 | 返老还童。 |
历朝圣训 |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 |
断梗浮萍 | 比喻漂泊不定。 |
无亲无故 | 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
顺时而动 | 顺应时势而行动。 |
变贪厉薄 |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
河出伏流 | 语出《淮南子·地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
疐后跋前 | 疐:同“踬”,颠踬;跋:踏,踩。比喻进退两难。 |
揎拳掳袖 |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
先悉必具 | 纤悉:细微详尽。细微详尽,全都载明。 |
萦肠惹肚 | 形容非常挂念。 |
烽火楼望 |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 |
揲揲锤锤 | 象声词。促织的叫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