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伯俞泣杖伯俞泣杖的意思
zhàng

伯俞泣杖



伯俞泣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详细解释

指孝顺父母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伯俞泣杖[bóyúqìzhàng]

    汉韩伯俞受母责打,感念母亲力衰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比喻孝顺。《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伯俞泣杖,因母之老。」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你恰似伯俞泣杖。」

    百科解释【成语】伯俞泣杖【注音】bóyúqìzhàng【释义】指孝顺父母。【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结构】主谓式【年代】古代【同韵词】倚闾之望、尊无二上、迎头赶上、轻偎低傍、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各种各样、女生外向、横行直撞、龙神马壮、十拷九棒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例子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他向母亲讲说着《伯俞泣杖》、《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的故事。”


    基础信息

    拼音bó yú qì zhàng

    注音ㄅㄛˊ ㄩˊ ㄑ一ˋ ㄓㄤˋ

    感情伯俞泣杖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伯俞泣杖的意思解释、伯俞泣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筋疲力竭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漫天漫地 漫:满。形容到处都是,数量极大。
乐不思蜀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猴子搏矢 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仆仆风尘 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世风日下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琵琶胡语 见“琵琶旧语”。
狗猪不食其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展脚伸腰 ①下拜。②俗用以称人死。
愁眉啼妆 愁眉:使眉细而曲折;啼妆:轻轻地擦去目下的粉饰以作啼痕。形容妇女的妖态。
步步莲花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负图之托 托:委托。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
饔飧不饱 饔:早饭。飧:晚饭。终天吃不饱。形容生活十分贫困。《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亦作“饔飧不继”、“饔飧不给”。
谨谢不敏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大杀风景 破坏兴致的意思
殢云尤雨 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青衣行酒 指晋怀帝被俘受辱事。
横行公子 蟹的戏称。
一时独步 谓在一个时期名气很大。
阳九之阸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阋墙之衅 兄弟相争于内。
绾角兄弟 幼年时结交的好朋友。
片语只词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