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牛马走牛马走的意思
niúzǒu

牛马走



牛马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

详细解释

旧时自谦之辞。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李善注:“走,犹僕也……自谦之辞也。”宋梅尧臣《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诗:“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宋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下走》:“应劭曰:‘下走,僕也。’……司马迁与任安书称‘太史公牛马走’,牛马走即下走也,上称官名,下则自谦之词。或解为太史公之牛马走,则迂而凿矣。”

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

唐李宣远《近无西耗》诗:“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明史·文苑传三·何良俊》:“良俊居久之,慨然嘆曰:‘吾有清森阁在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籤,古法帖彝鼎数十种,弃此不居,而僕僕牛马走乎?’遂移疾归。”景耀月《读史感言》诗:“所学一以失,终身牛马走。”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例子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出:“生事从牛马走,功名未啧时人口,腰间留得剑光寒,冲星斗。”


基础信息

拼音niú mǎ zǒu

注音ㄋ一ㄡˊ ㄇㄚˇ ㄗㄡˇ

繁体牛馬走

感情牛马走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英语one who serves the king like a beast of burd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牛马走的意思解释、牛马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俯拾即是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弱不禁风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雨后春笋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难于上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时不我与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魂飞胆破 同“魂飞魄散”。
向平之愿 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四海他人 谓没有亲戚关系。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拨云雾见青天 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心粗胆大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山崩地陷 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一片散沙 见“一盘散沙”。
山崩海啸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狼顾麇惊 狼顾: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比喻后顾之忧;麇:獐子。比喻惊恐万状。
政清人和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逋逃之臣 逃亡的罪臣。
潜骸窜影 骸:形骸;窜:伏匿。躲藏起来不露面。
公听并观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超今越古 见“超今冠古”。
嘻里牙蛇 方言。谓闹着玩的。
一言便定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三军暴骨 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
取容当世 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出自《汉书·张释之传》。
眉扬气吐 意思是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出自《与韩荆州书》。
眉头不展 紧皱着眉头,愁闷不乐
得之若惊 趋之若骛为“趋之若鹜”之误写,正确应是“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