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二十四治二十四治的意思
èrshízhì

二十四治



二十四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

详细解释

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诸治由张道陵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

《云笈七籤》卷二八:“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

二十四治[èrshísìzhì]

    二十四治为宫观坛墠,早期道派五斗米道的教务活动中心。道教宫观的起源,主要分布于川西、川北一带,相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以后为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所充实和发展。二十四治的治点多在易守难攻的山区边缘地带,既是祀神传道的地点,又是军事上的要点,符合五斗米道军事、政治与宗教合一的特徵,使五斗米道能够传播和发展,二十四治的创立为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据〔正一气治图〕载:上治八品为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山治、漓沅山治、葛璝山治、更除治、秦中治、买多治。中治八品为昌利治、隶上治、涌泉治、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下治八品为云台山治、濜口治、后城治、公慕治、平刚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见〔无上秘要〕卷二十三〔正一气治品〕、并见〔云笈七签〕卷二十八。)「治」为五斗米道的传教点,每治均有首领,称为「都功」,由祭酒管理。二十四治中以阳平、鹿堂、鹤鸣为最上三治,阳平为最高,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之职为张陵及其子孙世袭罔替。


    基础信息

    拼音èr shí sì zh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十四治的意思解释、二十四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风雨飘摇 在风雨里飘浮摇荡。比喻动荡不稳或岌岌可危。
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游闲公子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言信行果 见“言必信,行必果。”
作作生芒 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比喻声势显赫。
汤里来,水里去 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龙蟠虬结 犹言旋绕纠结。
兽心人面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恶事行千里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胁肩低眉 缩着肩膀,低着眉头。形容在人面前卑下的神情。
博学洽闻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临别赠言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盘龙之癖 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自以为计 自己以为计谋得逞。
股肱心膂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心膂:亲信。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流风馀韵 见“流风馀韵”。
争天抗俗 与大自然斗争,同落后的风俗习惯抗衡。
走石飞砂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星眸皓齿 眸:眼珠;皓:白的样子。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
池鱼之祸 见“池鱼之殃”。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山阴夜雪 犹言山阴乘兴。
雪飘如絮 飘飞的雪花像柳絮一般。
驩咍嗢噱 欢笑不止。驩,通'欢'。
平淡无味 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耳目非是 声色与平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