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二十四治二十四治的意思
èrshízhì

二十四治



二十四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

详细解释

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诸治由张道陵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

《云笈七籤》卷二八:“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

二十四治[èrshísìzhì]

    二十四治为宫观坛墠,早期道派五斗米道的教务活动中心。道教宫观的起源,主要分布于川西、川北一带,相传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以后为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所充实和发展。二十四治的治点多在易守难攻的山区边缘地带,既是祀神传道的地点,又是军事上的要点,符合五斗米道军事、政治与宗教合一的特徵,使五斗米道能够传播和发展,二十四治的创立为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据〔正一气治图〕载:上治八品为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山治、漓沅山治、葛璝山治、更除治、秦中治、买多治。中治八品为昌利治、隶上治、涌泉治、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下治八品为云台山治、濜口治、后城治、公慕治、平刚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见〔无上秘要〕卷二十三〔正一气治品〕、并见〔云笈七签〕卷二十八。)「治」为五斗米道的传教点,每治均有首领,称为「都功」,由祭酒管理。二十四治中以阳平、鹿堂、鹤鸣为最上三治,阳平为最高,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之职为张陵及其子孙世袭罔替。


    基础信息

    拼音èr shí sì zh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十四治的意思解释、二十四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冠绝一时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重男轻女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心地善良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鼠窃狗偷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金章紫绶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钩元提要 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典谟训诰 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缺心少肺 心:心眼。缺少智谋。
聪明绝世 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欺世罔俗 罔:欺骗。欺骗世人,蒙骗流俗。
鼎鼐调和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混应滥应 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清微淡远 清雅微妙,淡泊深远。
七颠八倒 形容十分凌乱。
摩顶放踵 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糊涂账 算不清楚的账,比喻弄不清楚的问题。
辞富居贫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违恩负义 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过盛必衰 过:太甚;盛:兴盛。太过兴盛就一定会转向衰弱。
裒多增寡 裒:减少;增:补充。削减有余以补不足。
雄雄魄魄 炽盛明亮貌。
结草之固 像金城汤池那样牢不可破。
不通一窍 比喻一点儿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