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粟出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出处《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
例子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
基础信息
拼音wò sù chū bo
注音ㄨㄛˋ ㄙㄨˋ ㄔㄨ ˙ㄅㄛ
繁体握粟出蔔
感情握粟出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文武全才(意思解释)
- 不依不饶(意思解释)
- 真真假假(意思解释)
- 不忘故旧(意思解释)
- 万里长征(意思解释)
- 孀妻弱子(意思解释)
- 颐指进退(意思解释)
- 倚马长才(意思解释)
- 八面莹澈(意思解释)
- 白鱼入舟(意思解释)
- 斗量车载(意思解释)
- 过府冲州(意思解释)
- 正其谊不谋其利(意思解释)
- 骑鹤上扬(意思解释)
- 破罐破摔(意思解释)
- 被宠若惊(意思解释)
- 胁从罔治(意思解释)
- 后恭前倨(意思解释)
- 良莠不一(意思解释)
- 知冷知热(意思解释)
- 蛛丝虫迹(意思解释)
- 窥其门径(意思解释)
- 诸善奉行(意思解释)
- 穷鼠齧貍(意思解释)
- 鹅鸭之争(意思解释)
- 中天之世(意思解释)
- 水盛胜火(意思解释)
※ 握粟出卜的意思解释、握粟出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呜呼哀哉 |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举手投足 | 投足:踏脚。一抬手一踏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
徒子徒孙 | 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
危而不持 | 持:扶助,支持。国有危急之事,不须外力扶助便能安然平息。 |
软硬兼施 | 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时施展。 |
物极将返 | 见“物极则反”。 |
推聋装哑 | 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
卖公营私 |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
秦晋之好 |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
溃不成军 |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
滔滔不断 |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骥伏盐车 |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
参伍错综 | 指交互错杂。 |
眼张失落 | 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
铁钉铁铆 | 确凿可信。 |
高谈虚论 |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见钱眼红 | 见“见钱眼开”。 |
抓心挠肝 | 比喻十分难受。 |
眉尖眼尾 | 指眉眼间的神色。 |
至高至上 | 至:最。最高,无可再高。 |
易子析骸 | 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
龙断之登 | 谓谋利求财。龙,通“垄”。 |
蜡丸帛书 |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
起起欠欠 | 坐立不定貌。 |
专己守残 | 固守己见,因循残缺。指人思想保守,不思进取。 |
说经夺席 | 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独见之明 | 形容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出自《淮南子·汜论训》。 |
柴虎肆虐 |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