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五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三台:汉朝的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泛指大臣;五马:用五匹马驾车,借指太守。泛指达官显宦。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2首:“足下三台五马,宦马之后,丞宜百首同归,早践结邻之约。”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tái wǔ mǎ
注音ㄙㄢ ㄊㄞˊ ㄨˇ ㄇㄚˇ
繁体三台五馬
感情三台五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三台八座、达官显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顾左右而言他(意思解释)
- 羊肠小径(意思解释)
- 贵古贱今(意思解释)
- 揣奸把猾(意思解释)
- 十行俱下(意思解释)
- 风花雪月(意思解释)
- 逆取顺守(意思解释)
- 璇霄丹台(意思解释)
- 破镜重合(意思解释)
- 慷慨激扬(意思解释)
- 欣然自得(意思解释)
- 相形见绌(意思解释)
- 渴者易饮(意思解释)
- 层台累榭(意思解释)
- 鹤骨鸡肤(意思解释)
- 煦煦孑孑(意思解释)
- 补阙灯檠(意思解释)
- 局天促地(意思解释)
- 蹙金结绣(意思解释)
- 莫辨楮叶(意思解释)
- 横眉努目(意思解释)
- 急功好利(意思解释)
- 没心没想(意思解释)
- 慢声细语(意思解释)
- 市骏之资(意思解释)
- 落笔成蝇(意思解释)
- 据鞍顾眄(意思解释)
- 丢帽落鞋(意思解释)
※ 三台五马的意思解释、三台五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杀妻求将 |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夺人之爱 | 夺:抢夺。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 |
播恶遗臭 | 播:传播。传播恶事,遗留臭闻。 |
面不改色 |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
生死肉骨 | 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
区闻陬见 |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
燕麦兔葵 | 形容景象荒凉。 |
千山万壑 | 壑:山沟。许许多多的山和沟。 |
守身如玉 |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
连理分枝 | 喻夫妻分离。 |
代拆代行 | 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 |
东南半壁 |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
冰解壤分 | 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
葱葱郁郁 |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
轻车减从 | 见“轻车简从”。 |
干打雷不下雨 | 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
宽洪大度 | 见“宽宏大度”。 |
繁征博引 | 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
盛名难副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时移势易 |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
兵闻拙速 | 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义正言辞 | “义正言辞”是一个典型的错别词,正确的成语是“义正辞严”或“义正词严”。 |
轶羣絶类 | 意思是超越同类。 |
緑林好汉 | 同'緑林豪客'。 |
谜言谜语 | 不明不白的话。 |
兴言夙驾 | 星夜驾车行驶。 |
失声痛哭 |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
雕龙绣虎 | 比喻人擅长诗文,词藻华美。参见:[[绣虎]]、“[[雕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