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之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详细解释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唐·白居易《五弦弹》诗
出处《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例子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唐·白居易《五弦弹》诗)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注音ㄓㄥˋ ㄕˇ ㄓ 一ㄣ
感情正始之音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无济于事(意思解释)
- 将心比心(意思解释)
- 行行重行行(意思解释)
- 正儿八经(意思解释)
- 遗编坠简(意思解释)
-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意思解释)
- 衣宽带松(意思解释)
- 黔驴之技(意思解释)
- 积甲如山(意思解释)
- 用一当十(意思解释)
- 孔孟之道(意思解释)
- 天下大同(意思解释)
- 心如刀剉(意思解释)
- 人情冷暖(意思解释)
- 不世之略(意思解释)
- 鞋弓袜浅(意思解释)
- 名同实异(意思解释)
- 故宫禾黍(意思解释)
- 依阿两可(意思解释)
- 沽名干誉(意思解释)
- 束手就缚(意思解释)
- 吐哺辍洗(意思解释)
- 莺吟燕儛(意思解释)
- 养威蓄锐(意思解释)
- 羽林孤儿(意思解释)
- 欲令智昏(意思解释)
- 山辉川媚(意思解释)
※ 正始之音的意思解释、正始之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担惊受怕 |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
拒之门外 |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
东冲西突 | 谓四处冲锋突击。 |
威望素著 | 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
直如弦 | 像弓弦一样正直。 |
一锅端 | 比喻一下子全拿出来,没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灭。 |
槊血满袖 | 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
逢君之恶 | 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 |
言传身教 |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
人面桃花 |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
润屋润身 | 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 |
春秋责备贤者 | 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
论列是非 |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
另开生面 | 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
鸡飞狗走 |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
杀身成仁 |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
滴如车轴 | 滴:水滴,雨点。雨点大如车轴。形容雨大。 |
请人捉刀 | 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
米已成炊 | 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
老莱娱亲 | 表示孝顺父母。 |
玉清冰洁 | 犹玉洁冰清。 |
倏来忽往 | 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
据义履方 |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献酬交错 | 献:敬酒;酬:劝酒。主客敬酒交互错杂。形容欢聚畅饮的情景。 |
令人瞩目 | 瞩:注视。使人注视。 |
大侧大悟 | 形容彻底醒悟。 |
一身五世 | 一人亲身经历了五个朝代。比喻人寿命长。 |
埋头财主 | 旧指不出名的富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