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媒正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明媒正娶。
详细解释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老爷老奶奶明媒正礼与大爷娶的正头妻,上边放着老爷老奶奶,谁敢休?”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méi zhèng lǐ
注音ㄇ一ㄥˊ ㄇㄟˊ ㄓㄥˋ ㄌ一ˇ
繁体明媒正禮
感情明媒正礼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正式婚姻。
近义词明媒正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在此一举(意思解释)
- 鹦鹉学舌(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思解释)
- 及宾有鱼(意思解释)
- 品学兼优(意思解释)
- 乱坠天花(意思解释)
- 满腹诗书(意思解释)
- 毫无疑义(意思解释)
- 南郭先生(意思解释)
- 牛马走(意思解释)
- 五言长城(意思解释)
- 魂飞胆破(意思解释)
- 混沌不分(意思解释)
- 心荡神迷(意思解释)
- 峨峨汤汤(意思解释)
- 母难之日(意思解释)
- 弄粉调脂(意思解释)
- 深山穷林(意思解释)
- 膺箓受图(意思解释)
- 云舒霞卷(意思解释)
- 秦约晋盟(意思解释)
- 一日九迁(意思解释)
- 季孟之间(意思解释)
- 告老在家(意思解释)
- 封侯万里(意思解释)
- 负笈外地(意思解释)
- 乜乜些些(意思解释)
- 忧劳成疾(意思解释)
※ 明媒正礼的意思解释、明媒正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集思广议 | 谓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
气急败坏 |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
立身行己 | 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
青黄沟木 |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后因以“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 |
贵不召骄 | 见“贵不期骄”。 |
千里鹅毛 | 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 |
泓峥萧瑟 | 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幽雅恬静。 |
耳视目听 |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天壤王郎 | 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
病从口入 |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
驷不及舌 | 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
年高德勋 | 年纪大而有德行。 |
才高识远 |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
酸咸苦辣 | 同“酸甜苦辣”。 |
施衿结褵 | 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
惩一警百 | 警:警戒,也做“儆”。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
徇私废公 | 徇:曲从。曲从私情,弃置公理。 |
涉危履险 | 涉:经历;履:踩踏。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
泛应曲当 | 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
岁丰年稔 |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
振贫济乏 | 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
满清末造 | 清朝末年。 |
纤毫毕现 | 纤毫:细小的毫毛。毕:全,都。形容极细小的部分都显现出来了。 |
糜鹿姑苏 | 糜:鹿的一种。糜鹿游姑苏台。比喻亡国。 |
忙中有序 | 充:秩序,引申为条理。工作很多或事情很急,但仍能做得很有条理。 |
返魂乏术 | 想使人起死回生却缺少方法。 |
侧耳倾听 | 侧着耳朵认真地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