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识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务:事。能看清当时的大势并了解世事,不去违背。
百科解释识时知务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íshízhīwù,出自明·李贽《焚书·李中丞奏议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况我每知时识务,正该如此。”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í shí wù
注音ㄓ ㄕˊ ㄕˊ ㄨˋ
繁体知時識務
感情知时识务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未雨绸缪(意思解释)
- 连篇絫幅(意思解释)
- 年高德韶(意思解释)
- 上推下卸(意思解释)
- 抠心挖胆(意思解释)
- 灭私奉公(意思解释)
- 捧腹大笑(意思解释)
- 年深月久(意思解释)
- 重若丘山(意思解释)
- 皓齿青蛾(意思解释)
- 说条念款(意思解释)
- 蝼蚁得志(意思解释)
- 迷人眼目(意思解释)
- 范水模山(意思解释)
-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意思解释)
- 含垢忍辱(意思解释)
- 不分彼此(意思解释)
- 闲花野草(意思解释)
- 舒头探脑(意思解释)
- 沿流溯源(意思解释)
- 急嘴急舌(意思解释)
- 革面悛心(意思解释)
- 鵰心鹰爪(意思解释)
- 竦魂骇目(意思解释)
- 九州八极(意思解释)
※ 知时识务的意思解释、知时识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音声如钟 |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
语长心重 | 见“语重心长”。 |
一去不复返 | 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
远虑深思 | 深远的思虑。 |
分形连气 | 见“分形同气”。 |
破坚摧刚 | 谓攻破摧毁强敌。 |
溘然而逝 | 溘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 |
发政施仁 |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
物在人亡 |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刘毅答诏 | 指敢于谏诤。 |
两虎相争 |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
口多食寡 |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岁朘月耗 | 脧:缩减。日减月损,损耗越来越大。 |
积忧成疾 | 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
引商刻角 | 见“引商刻羽”。 |
椎埋狗窃 | 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
百端交集 |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
风雨飘飖 | 见“风雨飘摇”。 |
愤气填膺 | 填:填塞;膺:胸。愤怒之气充满胸膛。形容十分气愤。 |
寻根拔树 | 犹斩草除根。 |
一枝独秀 | 比喻最为杰出。如:「他的参展作品极有创意,在众多作品中一枝独秀,特别引人注目。」 |
三公山碑 | 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
猿猴献果 | 唐代酷吏所制立枷的名称。 |
一刹那顷 | 一瞬间。 |
弹铗求通 | 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