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公山碑三公山碑的意思
sāngōngshānbēi

三公山碑



三公山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详细解释

汉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额中央题“三公之碑”四字,左右为“封龙君”、“灵山君”六字。

清叶廷琯《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道光中,嘉兴沉君匏庐守真定时,辑《常山贞石志》二十四卷,以搜得光和四年《三公山碑》为快。”

百科解释三公山碑,汉代光和四年祀三公山的碑刻,碑刻残存三、四百字。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gōng shān bēi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公山碑的意思解释、三公山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通时合变 同“通权达变”。
源殊派异 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
二桃三士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珍藏密敛 敛:收起。非常珍重,严严实实地收藏起来。
中书君 毛笔的别称。
妇孺皆知 孺:小孩子。妇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
寒来暑往 寒冷的冬季来临了;暑热的夏日过去了。形容时间的不停流逝。
问羊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碎玉零玑 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重厚寡言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盛筵难再 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钻穴逾垣 见“钻穴逾墙”。
匹夫怀璧 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枯枝败叶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天官赐福 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为三神,天官为其一。祈求降福消灾的吉利话
顾头不顾尾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瑚琏之器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嘴多舌长 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茫然失措 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东观之殃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涂歌里抃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引绳排根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你吹我捧 指互相吹嘘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高才疾足 同“高才捷足”。
穷兵赎武 犹言穷兵黩武。
顾命大臣 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
义不主财 解释为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纨袴膏梁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