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进本退末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千载难逢 载: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极难得到的机会。
深沟高垒 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扬长而去 扬长:大模大样的样子。丢下别人;大模大样地离去。也作“徉长而去”。
胆丧魂惊 同“胆裂魂飞”。
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雄唱雌和 比喻相互附和。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随:跟着;和:音贺。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一鞭先著 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眼高手低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办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标准高;但实际工作能力低。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
揆文奋武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无声无色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挥翰临池 翰:鸟羽,借指毛笔;临池:指写字。指运笔写字。
出纳之吝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明罚敕法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根牢蒂固 根基牢固。
托物陈喻 借事物设喻。
南面称王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
坐地分账 盗贼就地瓜分赃物。
没身不忘 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
配盐幽菽 指豆豉。
抛声炫俏 故意高声卖弄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