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事舍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通事舍人,官名。该名始于东晋,主要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详细解释
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下赦》:“楼上以红绵索通门下一綵楼,上有金凤衔赦而下,至綵楼上,而通事舍人得赦宣读。”《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闻其名,差一个通事舍人姓裴名晤,驰驛到恒州来迎。”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职官名。东晋至唐代设有此官,掌呈递奏章、传达诏命,或朝见引纳殿庭等事。唐代以善词令者为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闻其名,差一个通事舍人姓裴名晤,驰驿到恒州来迎。」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shì shè rén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祁奚之举(意思解释)
- 旁求俊彦(意思解释)
- 揣时度力(意思解释)
- 悔恨交加(意思解释)
- 时不我与(意思解释)
- 黑言诳语(意思解释)
- 天无二日(意思解释)
- 口讲指划(意思解释)
- 大行大市(意思解释)
- 从头至尾(意思解释)
- 鼾声如雷(意思解释)
- 衣冠扫地(意思解释)
- 课语讹言(意思解释)
- 别鹤离鸾(意思解释)
- 卧榻鼾睡(意思解释)
- 赈贫贷乏(意思解释)
- 打破陈规(意思解释)
- 三头六面(意思解释)
- 须眉男子(意思解释)
- 逐本舍末(意思解释)
- 观衅而动(意思解释)
- 兼年之储(意思解释)
- 七代先灵(意思解释)
- 委曲从俗(意思解释)
- 誓不甘休(意思解释)
- 山河破碎(意思解释)
- 命舛数奇(意思解释)
※ 通事舍人的意思解释、通事舍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漫山遍野 |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
坐收渔利 |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 |
千锤百炼 |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
舌尖口快 | 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
捶胸顿脚 | 见“捶胸跌脚”。 |
见钱眼开 | 见到钱财就眉开眼笑。 |
眼语颐指 | 颐指:以下巴的动向示意。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 |
行步如风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
展其骥足 | 骥: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舒展骏马的足,任其驰骋。比喻充分发挥才智,毫无约束 |
包藏奸心 | 犹言包藏祸心。 |
源头活水 |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一口一声 | 犹口口声声。 |
旧调重弹 | 旧调:陈旧的调子。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
随踵而至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
易口以食 |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 |
隐介藏形 |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
七横八竖 |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
铢积锱累 | 同“铢积寸累”。 |
设言托意 | 托:寄托。用言语寄寓心意。 |
生事扰民 | 生事:惹起事端。惹起事端,侵扰民众。指故意寻衅闹事,侵扰人民。 |
下情上达 |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清锅冷灶 | 见“清灰冷灶”。 |
鐻枝兰鼓 | 古代钟鼓及其台架。借为饰有钟鼓台架花纹的美锦名。 |
焚山烈泽 | 以火焚烧山林,烤干沼泽。 |
有幸不幸 | 有幸运的,有不幸运的。指人和事物的遭遇各有不同。 |
一言难磬 | 一言为定yīyán-wéidìng[that'ssettledthen;oncesthissaid,itmustbekept]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姐姐说的有理,就是这等一言为定,不可再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