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之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详细解释
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百科解释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范宣子赶跑了他的外孙栾盈,并杀了他的同党羊舌虎。大夫祁奚向晋侯请求告老还乡,晋侯问他谁可以接任,他推荐了他的仇敌解狐。晋侯问谁可以担任中军尉,祁奚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唐·姚元崇《答张九龄书》:“历官三朝,年愈一纪,凡所称荐,罕避嫌疑,实有祁奚之举。”
基础信息
拼音qí xī zhī jǔ
注音ㄑ一ˊ ㄒ一 ㄓ ㄐㄨˇ
繁体祁奚之舉
感情祁奚之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近义词祁奚之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飞蛾赴火(意思解释)
- 拔剑论功(意思解释)
-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意思解释)
- 久负盛名(意思解释)
- 颐指进退(意思解释)
- 料敌制胜(意思解释)
- 釜底游魂(意思解释)
- 立足之地(意思解释)
- 气高胆壮(意思解释)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意思解释)
- 前途渺茫(意思解释)
- 罪恶如山(意思解释)
- 见惯不惊(意思解释)
- 举十知九(意思解释)
- 拍板成交(意思解释)
- 七损八伤(意思解释)
- 行短才高(意思解释)
- 不差毫发(意思解释)
- 斐然可观(意思解释)
- 移山回海(意思解释)
- 王良执辔(意思解释)
- 履舃交错(意思解释)
- 犄里旯旮(意思解释)
- 宿夕之忧(意思解释)
- 铅刀为铦(意思解释)
- 明道指钗(意思解释)
- 老成典型(意思解释)
- 不明底蕴(意思解释)
※ 祁奚之举的意思解释、祁奚之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绿林好汉 | 绿林:古代山名;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带。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
科头箕裾 |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
立谈之间 | 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
谈古说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避军三舍 |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
沐猴冠冕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痛下针砭 |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
麻痹不仁 |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无巧不成书 |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
学如穿井 |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
坐上琴心 | 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
遗臭千秋 | 同“遗臭万载”。 |
公道总在人心 | 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 |
逆天行事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
金貂贳酒 | 见“金貂换酒”。 |
阴凝坚冰 |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
冲坚陷阵 | 冲:冲击;陷:攻陷;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向敌人冲锋,深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
龙伯钓鳌 | 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
发愤展布 | 发愤:下决心,立志;展:伸展;布:展开;展布:施展才能、抱负。发奋振作,施展才能。 |
高枕不虞 | 高枕:垫高枕头;虞:臆度料想。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
明扬仄陋 | 见“明扬侧陋”。 |
招权纳赇 | 见“招权纳贿”。 |
洗耳拱听 | 见“洗耳恭听”。 |
升山采珠 |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
意切言尽 | 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
白色骏马 | 比喻太阳。 |
老弱妇孺 | 年老的、体弱的、患病的、残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