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谙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谙:熟悉;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百科解释知音谙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yīnānlǚ。
出处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一个家知音谙吕,一个家唾玉喷珠。”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yīn àn lǚ
注音ㄓ 一ㄣ ㄢˋ ㄌㄩˇ
繁体知音諳吕
感情知音谙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知音识曲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觥筹交错(意思解释)
- 改是成非(意思解释)
- 反客为主(意思解释)
- 亥豕相望(意思解释)
- 开雾睹天(意思解释)
- 酬功报德(意思解释)
- 刻足适屦(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意思解释)
-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意思解释)
- 蜂拥而至(意思解释)
- 兵在精而不在多(意思解释)
- 不念僧面念佛面(意思解释)
- 桂薪玉粒(意思解释)
- 黯然无光(意思解释)
- 年登花甲(意思解释)
- 反来复去(意思解释)
- 稂莠不齐(意思解释)
- 神闲气定(意思解释)
- 贻人口实(意思解释)
- 跌宕放言(意思解释)
- 解衣槃礴(意思解释)
- 贪冒荣宠(意思解释)
- 遗矢如冰(意思解释)
- 一言穷理(意思解释)
- 心神不安(意思解释)
- 恨紫怨红(意思解释)
- 白商素节(意思解释)
※ 知音谙吕的意思解释、知音谙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转喉触讳 | 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
恍恍荡荡 | 摇晃不定。 |
耳染目濡 |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恨入心髓 | 恨:怨恨。形容对人痛恨到极点。 |
破落户 | 无赖或指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
沉博绝丽 |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
有犯无隐 | 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
九年之蓄 |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
半筹不纳 |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日久年深 | 指日子久;时间长。 |
河汉江淮 |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
江淹梦笔 | 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 |
弹雨枪林 |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
虽休勿休 | 休:美善;休:赞美。虽然受到别人赞美但不能沾沾自喜。 |
平地波澜 | 波澜:波涛。比喻突然发生的事端或变故。 |
公不离婆 |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
指古摘今 | 摘:选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议论锋利。 |
铜铸铁浇 | 见“铜浇铁铸”。 |
贞夫烈妇 | 贞:坚贞。封建社会对保持操守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男子和妇女的美称。 |
无了无休 | 没完没了,没有终了。 |
俛拾仰取 |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
盈不可久 | 意思是满盈之后,便不会持久。 |
断壁頽垣 | 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
为官择人 | 选择适当的人。 |
群方咸遂 | 犹万方。 |
窃语私议 | 背地里谈论公事不私议。个人的看法。 |
厉志贞亮 | 意思是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