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诈奸不及 犹言十分奸诈。
偏听偏信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欣欣向荣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贯颐备戟 颐:腮,颊。两手捧着腮直冲入敌阵。形容勇猛异常。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指东划西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画动作。
海立云垂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打家劫盗 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美言不信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恶人先告状 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情见于色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年高有德 年纪大,品德好。
头皮发麻 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
矢下如雨 矢:箭。箭像雨一样射下。
无所不尽其极 犹言竭尽其所有。
响遏行云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仁民爱物 仁:仁爱,同情、爱护或帮助。爱众人,进而爱护万物。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刳形去皮 谓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有眼无珠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针芥相投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衣不布体 布:展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率尔操觚 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七相五公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金帛珠玉 帛:丝织品。黄金、绢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
心驰魏阙 见“心在魏阙”。
自知自明 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形容人得时遇势,易建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