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节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详细解释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义的道德准则。
百科解释忠孝节义,作主语、宾语、定语,成语,中华传统美德,四字美德:忠、孝、节、义。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十三章:忠孝之兴”: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词典【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例子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基础信息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一ˋ
繁体忠孝節義
感情忠孝节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近义词忠孝节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断还归宗(意思解释)
- 白纸黑字(意思解释)
- 狗仗官势(意思解释)
- 家贼难防(意思解释)
- 倚势凌人(意思解释)
- 矢口抵赖(意思解释)
- 东箭南金(意思解释)
- 家反宅乱(意思解释)
- 死而不朽(意思解释)
- 覆鹿寻蕉(意思解释)
- 柴米油盐(意思解释)
- 海晏河澄(意思解释)
- 人前背后(意思解释)
- 打破迷关(意思解释)
- 旷性怡情(意思解释)
- 乌集之众(意思解释)
- 俯仰随人(意思解释)
- 奋不顾生(意思解释)
- 擗踊哭泣(意思解释)
- 引短推长(意思解释)
- 蒹葭玉树(意思解释)
- 获益匪浅(意思解释)
- 二十四时(意思解释)
- 一世师表(意思解释)
※ 忠孝节义的意思解释、忠孝节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矢志不移 | 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
祸结兵连 |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海市蜃楼 |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
昂头阔步 |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
淮王鸡狗 |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阿顺取容 |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
蜂拥而上 |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
秉烛夜游 | 秉:持。拿着蜡烛;夜里游玩。旧指及时行乐。也比喻珍惜光阴。 |
轻手蹑脚 | 见“轻手软脚”。 |
岁寒知松柏 |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
非我族类 | 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 |
信受奉行 | 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
不知轻重缓急 | 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
处堂燕鹊 |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
嘟嘟哝哝 | 连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有时也带有抱怨的意思。 |
下寨安营 | 寨:防守用的栅栏;安:安置;营:营房。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
喜笑盈腮 | 盈:充满;腮:面颊。高兴的笑容满面。 |
犬吠之警 | 指抢劫、偷窃之类。 |
杳不可得 |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没有一点消息。 |
声价百倍 |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
海宴河清 | 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
瘸狼渴疾 | 跌跌撞撞急行貌。 |
八人大轿 | 旧时高官等乘用的一种八个人抬的大轿子。 |
阇婆婆达 | 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
一技无成 | 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
如出一轨 |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
蔽伤之忧 |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