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引短推长引短推长的意思
yǐnduǎntuīcháng

引短推长



引短推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详细解释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百科解释南朝时期,梁武帝经常召集文人谈经论史,范云、沈约等人引短推长,武帝十分高兴,经常给他们赏赐。一次武帝在别人说完后要刘峻发表看法,刘峻毫不犹豫用笔写了十多件事,切中时弊,在座的人大惊,武帝十分不满,再也不见刘峻了。

出处《南史·刘峻传》:“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赍。”

例子明·李贽《读史·曹公二首》:“况沈、谢引短推长,僧虔秃笔自免,孝标空续《辨命》哉?”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duǎn tuī cháng

注音一ㄣˇ ㄉㄨㄢˇ ㄊㄨㄟ ㄔㄤˊ

繁体引短推長

感情引短推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引短推长的意思解释、引短推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肠回气荡 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深入浅出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见兔顾犬 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鞍马劳困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阿顺取容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驴肝肺 狼心狗肺,坏心眼
万目睚眦 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拖人下水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头撞南墙 撞:撞击。指认死理。
独鹤鸡群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一琴一鹤 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天从人愿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道存目击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张脉偾兴 谓血管膨胀,青脉突起。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杜预注:“气狡愤于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崎嵚历落 形容性行卓异磊落。
功盖天地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忘本逐末 损本逐末sǔnběn-zhúmò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乏善可陈 陈:述说。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述说。
缠丝马脑 玛瑙之有红白丝者。
中人之姿 人的相貌中等。形容无特别之处。
影响之见 形容见解肤浅。
惟口兴戎 惟:语助词。戎:战争。此指争端。指说话不慎而惹起争端。
天魔外道 佛教谓扰碍佛道者。喻正统以外的旁门支派。
年方弱冠 弱冠ruòguàn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