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短推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详细解释
指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百科解释南朝时期,梁武帝经常召集文人谈经论史,范云、沈约等人引短推长,武帝十分高兴,经常给他们赏赐。一次武帝在别人说完后要刘峻发表看法,刘峻毫不犹豫用笔写了十多件事,切中时弊,在座的人大惊,武帝十分不满,再也不见刘峻了。
出处《南史·刘峻传》:“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赍。”
例子明·李贽《读史·曹公二首》:“况沈、谢引短推长,僧虔秃笔自免,孝标空续《辨命》哉?”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duǎn tuī cháng
注音一ㄣˇ ㄉㄨㄢˇ ㄊㄨㄟ ㄔㄤˊ
繁体引短推長
感情引短推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暗淡无光(意思解释)
- 浅尝辄止(意思解释)
-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意思解释)
- 播弄是非(意思解释)
- 乡巴佬(意思解释)
- 乾乾翼翼(意思解释)
- 青钱学士(意思解释)
- 择善固执(意思解释)
- 七言八语(意思解释)
- 任所欲为(意思解释)
- 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意思解释)
- 心在魏阙(意思解释)
- 杀伐决断(意思解释)
- 倚马可待(意思解释)
- 七孔生烟(意思解释)
- 闭门埽轨(意思解释)
- 雍容闲雅(意思解释)
- 割须换袍(意思解释)
- 三番四覆(意思解释)
- 仰面唾天(意思解释)
- 镂骨铭心(意思解释)
- 养锐蓄威(意思解释)
- 功盖天下(意思解释)
- 悲愤交加(意思解释)
- 綀裳竹笥(意思解释)
- 一艺之长(意思解释)
- 拿印把儿(意思解释)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解释)
※ 引短推长的意思解释、引短推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无所措手足 |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
邦国殄瘁 |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明媒正娶 | 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
学无师承 |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 |
鸿爪春泥 | 同“鸿爪雪泥”。 |
心病还须心上医 | 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怒目而视 |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 |
膏唇贩舌 |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
逸闻趣事 |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
心怡神旷 | 同“心旷神怡”。 |
歪七扭八 | 歪歪扭扭,不直。 |
敬授民时 | 见“敬授人时”。 |
千古一辙 | 谓自古相同。 |
弭盗安民 |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
履穿踵决 |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昌言无忌 |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
享帚自珍 |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一资半级 | 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
参辰日月 |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
天地诛戮 | 见“天地诛灭”。 |
折矩周规 | 犹循规蹈矩。谓举止合乎法度。 |
无迹可求 | 见“无迹可寻”。 |
广袤无限 | 意思是形容一望无际,没有边界。 |
蹈矩循彠 | 同'蹈矩循规'。 |
二十四治 | 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四川省内。首治为阳平治。 |
踢嚓咯嚓 | 象声词。 |
捱捱挤挤 | 挨挤áijǐ受挤。看热闹的人太多了,何必去挨挤 |
万殊之妙 | 各种事物间千差万别的奥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