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岂有此理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犯言直谏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剑气箫心 犹剑胆琴心。
取予有节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对酒当歌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无稽之言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千里同风 比喻天下太平。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狸:山猫;雄:强有力的。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
一笔勾销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
堆集如山 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顶礼膜拜 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割肚牵肠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高明远见 高明:精明高妙。指见识精明高远。
折冲御侮 语本《诗 大雅 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
要宠召祸 要:通“邀”,求取。想求取宠信,反招致祸患。
重规袭矩 同“重规迭矩”。
望尘追迹 比喻赶上别人的前进速度。
裂地分茅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佐国之谋 佐:协助;谋:谋略。协助治国的谋略。
波峰浪谷 比喻地形险恶。
愤世忌俗 愤恨世事的不平。
贻误后学 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食无求饱shíwúqiúbǎo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皮里晋书 谓胸中熟悉晋代故事。
贵德贱兵 重视德行。显贵而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