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百科解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yīyánjìchū,sìmǎnánzhuī既:已经。驷马: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介(由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例子这可是你答应的,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不要后悔。
基础信息
拼音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注音一 一ㄢˊ ㄐ一ˋ ㄔㄨ,ㄙˋ ㄇㄚˇ ㄋㄢˊ ㄓㄨㄟ
繁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感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中性词。
用法多用来表示说出话后决不后悔;也用来提醒别人说话要算数。一般作谓语。
辨形“既”,不能写作“即”。
辨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和“一言为定”;都有“说话算数”的意思。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偏重于“难追”;强调话说出后决不反悔;常用来表示话说出后决不收回或提醒别人说话算数;“一言为定”偏重在“为定”;强调话出后不能更改。常表示双方要遵守信约或提醒对方要遵守信约。
近义词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反义词言而无信
英语When a word has once been spoken; a team of four horses cannot recall it.
日语駟(し)も舌(した)に及ばず
拉丁语Nescit vox missa reverti.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全知全能(意思解释)
- 私相授受(意思解释)
- 热火朝天(意思解释)
- 遣将调兵(意思解释)
- 嫂溺叔援(意思解释)
- 无官一身轻(意思解释)
- 良莠不分(意思解释)
- 照妖镜(意思解释)
- 恬不为怪(意思解释)
- 高堂广厦(意思解释)
- 媒妁之言(意思解释)
- 艾发衰容(意思解释)
- 拽象拖犀(意思解释)
- 支床迭屋(意思解释)
- 个中人(意思解释)
- 痛哭流涕(意思解释)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意思解释)
- 随声趋和(意思解释)
- 小家子相(意思解释)
- 霸王之资(意思解释)
- 东窜西跳(意思解释)
- 耸膊成山(意思解释)
- 白恰青衫(意思解释)
- 运转时来(意思解释)
- 枘凿冰炭(意思解释)
- 一壸千金(意思解释)
- 虎啸风驰(意思解释)
- 沃雪注萤(意思解释)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解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口诛笔伐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颠倒黑白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问心无愧 | 愧:惭愧。问问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感到惭愧的地方。 |
换汤不换药 |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
目光炯炯 | 炯炯:明亮的样子。眼睛明亮有神。 |
筚路蓝褛 | 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
离经畔道 |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书记翩翩 | 书记:书籍,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形容举止洒脱,风姿秀美。形容文采优美,文风尚雅。 |
马齿徒增 |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
义愤填膺 |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
溘然长往 |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
盛极一时 | 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
一决雌雄 |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 |
决策千里 |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
乒乒乓乓 | 象声词,形容响声。 |
口沸目赤 |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
渊停山立 |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
叠见层出 | 叠:重叠;见:同“现”,出现;层出:接连出现。多次重复出现。 |
破瓦颓垣 | 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
壮夫不为 | 壮夫:具有雄心壮志的人,指成年人。成年人是不做的。指事情轻微细小,不值得一做。 |
回天转地 |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 |
唾地成文 |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
遗珥堕簪 | 见“遗簪堕珥”。 |
以酒解醒 | 谓饮酒言欢,消解仇怨。《旧唐书.张延赏传》:'及延赏当国用事,晟请一子聘其女,固情好焉,延赏拒而不许。晟谓人曰:'武人性快,若释旧恶于杯酒之间,终欢可解。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俗称'杯酒解怨',本此。 |
雝雝喈喈 | 1.和谐。2.鸟和鸣声。 |
百般责难 | 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