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例子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二程全书 伊川易品三》)
基础信息
拼音fǎn qiú zhū jǐ
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
繁体反裘諸己
正音“诸”,不能读作“zhě”。
感情反求诸己是褒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己”,不能写作“已”。
近义词闭门思过、严于律己、反躬自省、反躬自问
反义词苛求于人
英语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有己无人(意思解释)
- 吊胆惊心(意思解释)
- 同日而言(意思解释)
- 鸟啼花落(意思解释)
- 贩夫贩妇(意思解释)
- 化民易俗(意思解释)
- 妙语解烦(意思解释)
- 并驱争先(意思解释)
- 植党自私(意思解释)
- 除害兴利(意思解释)
- 武偃文修(意思解释)
- 继天立极(意思解释)
- 携云挈雨(意思解释)
- 无知妄作(意思解释)
- 食不终味(意思解释)
- 好汉英雄(意思解释)
- 家徒壁立(意思解释)
- 方巾阔服(意思解释)
- 死记硬背(意思解释)
- 言清行浊(意思解释)
- 势焰熏天(意思解释)
- 满目苍痍(意思解释)
- 唼唼哫哫(意思解释)
- 螽斯之征(意思解释)
- 阴谋秘计(意思解释)
- 博关经典(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的意思解释、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胆破心寒 |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
厚德载物 |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
苏武牧羊 |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
百闻不如一见 | 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
胸无宿物 | 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
抱法处势 | 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 |
相须为命 |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乘高决水 | 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
床头捉刀人 | 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
行有余力 | 谓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 |
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兵临城下 |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
问牛知马 |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苞笼万象 | 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谏:规劝。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
零零星星 |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
木强少文 | 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礼教。 |
刻苦耐劳 |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
豆剖瓜分 | 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
遗风馀采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
薏苡蒙谤 |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
自坏长城 |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
月约星期 | 期:约定。在星月之夜约会。指男女幽会。 |
款言不听 | 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
马疲人倦 | 疲:疲劳;倦: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
掩胳埋胔 | 犹销声匿迹。 |
九鼎一言 | 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