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原原本本 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儿女之情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浑沦吞枣 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在谷满谷 《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年高望重 年纪大,声望高。
堂皇冠冕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知恩必报 知道受到了恩惠就必定要报答。
锦囊佳句 指优美的文句。
兼程而进 兼:两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禅絮沾泥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摊书拥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自刽以下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雍容华贵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深中笃行 谓内心廉正,行为淳厚。
雨鬓风鬟 妇女发髻散乱貌。
羊裘垂钓 裘:皮衣。穿着羊皮衣服钓鱼。比喻隐居生活。
万里鹏翼 比喻前程远大。
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撒泼打滚 嘴里骂着泼辣的话,躺倒在地上打滚。同“打滚撒泼”。
越次躐等 次:次序;躐等:越级。超越等级次序。
帏薄不修 亦作“帏箔不修”。
三谏之义 《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系风捕景 亦作“系风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迹。
斗大如牛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敢想敢为 犹敢作敢为。指做事有胆量,无所畏惧。
翦发待宾 晋·陶侃早孤贫,为县吏。
治乱持危 治:治理。治理乱世,扶持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