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极目迥望极目迥望的意思
jiǒngwàng

极目迥望



极目迥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详细解释

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基础信息

拼音jí mù jiǒng wàng

注音ㄐ一ˊ ㄇㄨˋ ㄐㄩㄥˇ ㄨㄤˋ

繁体極目逈朢

感情极目迥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极目四望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极目迥望的意思解释、极目迥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以牙还牙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同心合胆 见“同心共胆”。
刑余之人 余:以后。①特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②也指受刑致残的人。
砥节砺行 见“砥节励行”。
心胸开阔 心胸:思想,气量。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
口壅若川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
置之不顾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冢木已拱 比喻老死多年。
不敢自专 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历历可辨 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一字不易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仰之弥高 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不可及。
众叛亲离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片甲不存 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自刽以下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功完行满 功:功德;行:道行。指出家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
行则思义 行:行动;义:公正。行动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义。
隐然敌国 见“隐若敌国”。
先言往行 行:行为。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笔头生花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玉石同烬 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潜精积思 见“潜精研思”。
像形夺名 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弄兵横池 《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潢池,积水池。后因以“弄兵潢池”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
毬子心肠 形容心活易变﹐像球一样转动无定。
阅人成世 阅:总,合。总众人而成世。
兵疲意阻 士兵劳累懈怠,将帅情绪低落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