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足捩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顿足捩耳是汉语词语,是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出处宋·王銍《默记》卷上:“晋公候于阁门,见其甚久。则顿足捩耳云:‘无及矣。’”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zú liè ěr
注音ㄉㄨㄣˋ ㄗㄨˊ ㄌ一ㄝˋ ㄦˇ
繁体頓足捩耳
感情顿足捩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肥猪拱门(意思解释)
- 生同衾,死同穴(意思解释)
- 离离矗矗(意思解释)
- 款款而谈(意思解释)
- 章句小儒(意思解释)
- 白往黑归(意思解释)
- 重若丘山(意思解释)
- 生荣死哀(意思解释)
- 唧唧哝哝(意思解释)
- 作舍道旁(意思解释)
- 移宫换羽(意思解释)
- 博物多闻(意思解释)
- 贵贱无常(意思解释)
- 即鹿无虞(意思解释)
- 甑生尘(意思解释)
- 视险若夷(意思解释)
- 探幽索隐(意思解释)
- 却金暮夜(意思解释)
- 决狱断刑(意思解释)
- 矜平躁释(意思解释)
- 半文不白(意思解释)
- 九天采访(意思解释)
- 甄繁就简(意思解释)
- 五州四海(意思解释)
- 硕果累累(意思解释)
- 病来如山倒(意思解释)
※ 顿足捩耳的意思解释、顿足捩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囫囵半片 |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留有余地 |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
列土分茅 |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
矢石之难 |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
耳目之欲 |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 |
层出迭见 | 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天工人代 |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
不食之地 |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
宾客迎门 |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
长年累月 |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
纷纷拥拥 | 指纷乱拥挤。 |
云蒸龙变 |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偷寒送暖 | 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
兵戈扰攘 |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夕惕朝干 |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
能者多劳 | 能干的人多干事;多受劳累。 |
坑坑坎坎 | 形容高低不平。 |
拊背扼喉 | 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
美其名曰 | 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 |
走笔成文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巾帼丈夫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有大丈夫气慨的女子。 |
束蒲为脯 |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