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船触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虚:空;舟:船。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详细解释
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水》:“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
基础信息
拼音xū chuán chù zhōu
注音ㄒㄨ ㄔㄨㄢˊ ㄔㄨˋ ㄓㄡ
感情虚船触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门心思(意思解释)
- 挑拨离间(意思解释)
- 山光水色(意思解释)
- 思深忧远(意思解释)
- 恭行天罚(意思解释)
- 一予一夺(意思解释)
- 纤介之失(意思解释)
- 临崖勒马(意思解释)
- 齰舌缄唇(意思解释)
- 自作门户(意思解释)
- 意气相许(意思解释)
- 歌声绕梁(意思解释)
- 视为畏途(意思解释)
- 熟路轻辙(意思解释)
- 忠臣孝子(意思解释)
- 鲜廉寡耻(意思解释)
- 河溓海夷(意思解释)
- 粘花惹草(意思解释)
- 敛后疏前(意思解释)
- 几尽一刻(意思解释)
-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意思解释)
- 堂高廉远(意思解释)
- 倚倚嚱嚱(意思解释)
- 挨挨擦擦(意思解释)
- 眼高于顶(意思解释)
- 清歌雅舞(意思解释)
- 回霜收电(意思解释)
- 刀头活鬼(意思解释)
※ 虚船触舟的意思解释、虚船触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林林总总 | 林林:树木聚集成片的样子;总总:全部汇集状。形容人或事物繁多。 |
摇头摆尾 |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
舍身求法 |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
富而无骄 | 骄:骄傲。虽已富有但不骄傲。 |
浩气凛然 |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
谄上抑下 | 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
生死轮回 | 轮回: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所做的善恶而在生死世界中循环不已,像车轮回旋不停一样。 |
冥思苦索 | 冥:深沉;苦:尽力地;用心地。冥思:深沉地考虑。深沉而费心地思索。多形容不作实地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而绞尽脑汁地想象问题。 |
养痈遗患 | 痈:毒疮;患:祸害。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 |
水深火热 |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
中流底柱 | 见“中流砥柱”。 |
攀藤附葛 |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
拒狼进虎 | 见“拒虎进狼”。 |
半筹莫展 | 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没有一点办法。 |
能说惯道 |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
伏龙凤雏 |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
洒扫应对 |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
束缊还妇 | 同“束缊请火”。 |
逾绳越契 | ①谓在结绳、书契之前没有文字。绳、契指结绳、书契。②引申指不通文字。 |
子罕辞宝 | 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
褪前擦后 | 褪:后退。从前面退下来又碰到后面的。形容惊恐不安。 |
独竖一帜 | 同“独树一帜”。 |
珠翠之珍 |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
就汤下麪 | 意思是比喻顺势或趁机行事。 |
刁风拐月 | 偷情的隐语。 |
易箦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诘究本末 | 详细追究事物的始末情由。 |
独拍无声 |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