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霹雳手霹雳手的意思
shǒu

霹雳手



霹雳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断案敏捷的人。

详细解释

断案的快手。

《旧唐书·裴漼传》:“州中有积年旧案数百道,崇义促琰之使断之,琰之命书吏数人,连纸进笔,斯须剖断并毕,文翰俱美,且尽与夺之理……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靂手’。”宋张耒《明道杂志》:“钱穆内相本以文翰风流著称……因决一大滞狱,内外称之。会朝处,苏长公誉之曰:‘所谓霹靂手也。’”明于谦《昼夜长短》诗:“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靂手,遇事颇神速。”

称能吏为“霹靂手”。

宋楼钥《送制帅林和叔归》诗:“姦胥及强吏,时用霹靂手。”

指才思敏捷,声名很大的人。

茅盾《化悲痛为力量》:“他(郭沫若)以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出现,震惊海内,竞相传阅,认为他是当时诗坛的霹雳手。”

霹雳手[pīlìshǒu]

霹雳手[pīlìshǒu]

    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时为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因其年少,瞧不起他,故意将积年旧案百件,交由裴琰尽速办理。裴琰在短时间内,迅速办完,且判词允当,让刺史李崇义大惊不已。

    见《旧唐书.卷一零零.裴漼传》。后比喻人才思敏捷,果敢决断。如:「张经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雳手,无论再棘手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总能快速解决。」

    百科解释成语资料【成语】霹雳手【注音】pīlìshǒu【解释】指断案敏捷的人。【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能吏【结构】偏正式【同韵词】面朋口友、酒肉朋友、章台之柳、竹马之友、出乖露丑、寓言十九、出入相友、赞不容口、貂裘换酒、山行海宿【年代】古代

    出处《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基础信息

    拼音pī lì shǒu

    注音ㄆ一 ㄌ一ˋ ㄕㄡˇ

    繁体霹靂手

    感情霹雳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能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霹雳手的意思解释、霹雳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反唇相稽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小忠小信 小表忠心,小讲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至心朝礼 至心:诚心。指诚心诚意地朝拜礼敬。
入木三分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左右手 比喻得力的助手。
泰山之安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天地神明 指上天和神灵。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一塌刮子 总共加在一起。
火耨刀耕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死而复苏 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蝼蚁贪生 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旧指乞求活命的话,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
如获石田 石田:指有石头的田地,借指没用的东西。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
泛泛其词 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
齐大非耦 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刻章琢句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百身何赎 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趋舍异路 趋舍:同“趣舍”,趋向和舍弃。选择和遵循的道路不同。
以正视听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切齿愤盈 切齿:齿相磨切,愤恨。紧咬牙齿十分愤怒。形容非常愤怒。
见钱眼红 见“见钱眼开”。
陟岵瞻望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传神写照 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声闻九皋 意思是比喻负有盛名,为世人所称誉。
内清外浊 比喻本质很好而外表极普通。
理胜其辞 见“[[不胜其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