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蛮触相争蛮触相争的意思
mánchùxiāngzhēng

蛮触相争



蛮触相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详细解释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略观大体,同盟会固多不直,共和党亦务诈欺,~,不离蜗角。◎章炳麟《致江西统一党支部函》一

蛮触相争[mánchùxiāngzhēng]

    蛮氏是蜗牛右角上的国家,触氏是左角上的国家,两国为争地,每十五日就战一次,死伤逾万。典出庄子˙则阳。比喻为小利而时起争端。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或作蛮争触战、蛮触干戈、干戈蛮触、蜗角之争。

    百科解释蛮触相争,成语,典出《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后遂以“蛮触相争”等指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例子略观大体,同盟会固多不直,共和党亦务诈欺,蛮触相争,不离蜗角。(章炳麟《致江西统一党支部函》一)


    基础信息

    拼音mán chù xiāng zhēng

    注音ㄇㄢˊ ㄔㄨˋ ㄒ一ㄤ ㄓㄥ

    繁体蠻觸相爭

    感情蛮触相争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近义词蛮争触斗、蛮触之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蛮触相争的意思解释、蛮触相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指鹿为马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内圣外王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魄荡魂摇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黏皮着骨 见“黏皮带骨”。
丢三落四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安堵如故 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丰肌秀骨 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同“丰肌弱骨”。
返老归童 见“返老还童”。
名不虚行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黄皮刮瘦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步线行针 比喻周密布置。
平心易气 见“平心静气”。
言之有据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以眦睚杀人 眦:眼眶;睚:眼边;睚眦:瞪眼睛发怒,指极小的仇恨。因为小小的事杀了人。
自我标榜 标榜:吹嘘,夸耀。自己吹嘘自己。
荒郊野外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朝真暮伪 朝:早晨。事情早上这样说晚上那样说,没有定说。
魂不负体 同“魂不附体”。
金人之缄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睹著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贪生恶死 见“贪生畏死”。
割臂同盟 割臂出血以为盟誓。指男女私订婚约。
勤工助学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
心花开爽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
皮里晋书 谓胸中熟悉晋代故事。
令人生畏 使人害怕、胆怯。
负薪挂角 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