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辨劳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见识卓越。
详细解释
形容见识卓越。
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百科解释晋朝时期,荀勖曾经跟随晋武帝外出,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到处找不到柴火做饭,厨师只好把带去的旧车的车脚卸下烧火做饭。席间,荀勖对晋武帝说:“这饭是用腐朽的木柴烧出来的。”晋武帝不信,派人去询问,情况果然如此。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例子清·沈廷文《广事同纂》:“食辨劳薪,人知有荀勖,而不知有师旷。”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biàn láo xīn
注音ㄕˊ ㄅ一ㄢˋ ㄌㄠˊ ㄒ一ㄣ
繁体食辨勞薪
感情食辨劳薪是褒义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除旧布新(意思解释)
- 恨穷发极(意思解释)
- 众口一词(意思解释)
- 紧行无好步(意思解释)
- 先礼后兵(意思解释)
- 平地起孤丁(意思解释)
- 酸文假醋(意思解释)
- 见机行事(意思解释)
- 一事无成(意思解释)
- 道道地地(意思解释)
- 草薙禽狝(意思解释)
- 知书通礼(意思解释)
- 风雨如磐(意思解释)
- 日夜如梭(意思解释)
- 相辅而成(意思解释)
- 正色敢言(意思解释)
- 乞怜摇尾(意思解释)
- 弊衣蔬食(意思解释)
- 头眩目昏(意思解释)
- 不可言宣(意思解释)
-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意思解释)
- 淑质英才(意思解释)
- 舍实求虚(意思解释)
- 笔翰如流(意思解释)
- 蝉吟鹤唳(意思解释)
- 面聆謦欬(意思解释)
- 哭天抢地(意思解释)
- 近不逼同(意思解释)
※ 食辨劳薪的意思解释、食辨劳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珠圆玉润 |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
自利利他 | 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
暗中摸索 | 摸索:探索、寻求。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②指写作时只是凭空虚构。③比喻无人指教;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钻研事理。 |
目瞪神呆 | 瞪:眼睛发愣。眼睛发愣,神情呆滞。形容吃惊的样子。 |
鹤长凫短 | 《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用“鹤长凫短”比喻事物各有特点。 |
余味无穷 | 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
安土重居 |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晚生末学 | 指书生的自谦。 |
漫天遍野 | 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
沉疴难起 | 沉疴: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 |
云开见天 | 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
殆无孑遗 |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
草蛇灰线 |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
站不住脚 | 比喻观点等经不起推敲与反驳。 |
痛诬丑诋 |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
括囊避咎 | 括囊:束紧口袋;咎:罪责,灾祸。为人谨慎小心,不轻易说话,避免灾祸。 |
全功尽弃 | 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
秦智虞愚 | 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虞亡后入秦,辅佐穆公建立霸业。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
詟谀立懦 | 谓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
由近及远 | 从近处到远处。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 |
器二不匮 |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
两眼漆黑 | 比喻十分陌生 |
如诗如画 | 形容风景美丽,生活丰富。 |
悲悲戚戚 | 悲伤貌。 |
书功竹帛 |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捧檄色喜 | 接到委任官职的通知而喜形于色。 |
寒风刺骨 | 寒风吹到身上,就如同刺在骨头里一般。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