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通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有才学,懂礼仪。
百科解释知书通礼,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shūtōnglǐ,意思是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6回:“看了柴进、燕青出言不俗,知书通礼,先自有八分欢喜。”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tōng lǐ
注音ㄓ ㄕㄨ ㄊㄨㄥ ㄌ一ˇ
繁体知書通禮
感情知书通礼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近义词知书达礼、知书知礼、知书明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望子成龙(意思解释)
- 貌合心离(意思解释)
- 老皇历(意思解释)
- 黄毛丫头(意思解释)
- 里出外进(意思解释)
- 兹事体大(意思解释)
- 明敲明打(意思解释)
- 分风劈流(意思解释)
- 较短量长(意思解释)
- 古井无波(意思解释)
- 一身是胆(意思解释)
- 束身修行(意思解释)
- 挟筴读书(意思解释)
- 因小见大(意思解释)
- 目无馀子(意思解释)
- 江翻海沸(意思解释)
- 眼高手生(意思解释)
- 移气养体(意思解释)
- 邀名射利(意思解释)
- 上下打量(意思解释)
- 遣辞措意(意思解释)
- 神摇魂荡(意思解释)
- 忧心如薰(意思解释)
- 蠢蠢戢戢(意思解释)
- 浪蘂浮花(意思解释)
- 盈盈带水(意思解释)
- 目如悬珠(意思解释)
- 解巾从仕(意思解释)
※ 知书通礼的意思解释、知书通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分崩离析 |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顾内之忧 | 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
眉来眼去 | 形容以眉目传情。多用于男女情爱。也比喻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
贫不学俭 | 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
明见万里 |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
行不苟容 | 做事有主见,不附和别人。 |
坑儒焚书 | 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
相灭相生 | 指互相克制,互相生发或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
发言盈庭 |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
沉毅寡言 | 沉毅:深沉宁静。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
知幾其神 | 幾:幾微,细微。指人能够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就能与神道相合。 |
源清流洁 |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
矮人看场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着书立说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目无馀子 | 见“目中无人”。 |
怡然自娱 |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
钢浇铁铸 | 比喻坚毅顽强。 |
补阙灯檠 |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惩一儆众 | 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
见贤不隐 | 贤:道德高尚的人;隐:隐藏。看见道德高尚的人不去埋没。 |
登高履危 | 比喻诚惶诚恐。 |
斖斖不倦 | 意思是形容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也指说话、文章十分感人。 |
棉手闷子 | 两头开口、絮了棉花的袖筒子,用以御寒。 |
浅显易懂 | 简单而容易使人明白。 |
经风雨见世面 | 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 |
慧中秀外 | 同秀外慧中,形容女子容貌清秀,内心聪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