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努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例子板桥、心余未落笔时,先有意为刘蒋,金刚努目,正是力量歉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四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gāng nǔ mù
注音ㄐ一ㄣ ㄍㄤ ㄋㄨˇ ㄇㄨˋ
繁体金剛努目
感情金刚努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近义词金刚怒目
英语glare like a temple door-go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恩荣并济(意思解释)
- 同甘共苦(意思解释)
- 绕梁三日(意思解释)
- 嫌肥挑瘦(意思解释)
- 山枯石死(意思解释)
- 按行自抑(意思解释)
- 扪虱而言(意思解释)
- 一介之才(意思解释)
- 重打鼓,另开张(意思解释)
- 气焰嚣张(意思解释)
- 粜风卖雨(意思解释)
- 井井有序(意思解释)
- 一品白衫(意思解释)
- 鸡鸣犬吠(意思解释)
- 东市朝衣(意思解释)
- 寸男尺女(意思解释)
- 银花火树(意思解释)
- 千状万态(意思解释)
- 沐露梳风(意思解释)
- 送旧迎新(意思解释)
- 地网天罗(意思解释)
- 哀告宾伏(意思解释)
- 猥结蚁聚(意思解释)
- 三元白法(意思解释)
- 黑矟将军(意思解释)
- 寻争寻闹(意思解释)
- 人赃俱获(意思解释)
※ 金刚努目的意思解释、金刚努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字字珠玉 |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邯郸学步 |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
贵人眼高 | 贵人:地位显贵的人;眼高:藐视一切。指地位高贵的人瞧不起他人。 |
有家难奔 | 由于种种原因,有家却不能回去。 |
确凿不移 | 不能变动。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
有天无日 | 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
有头有脑 | 喻有头绪,有条理。 |
拉人下水 | 比喻拉别人干坏事。 |
百读不厌 | 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
愁颜赧色 | 赧:羞惭脸红。面带愁容和愧色。 |
秘而不言 | 见“秘而不露”。 |
碎玉零玑 | 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
湖吃海喝 | 放肆地大吃大喝 |
同声一辞 |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为好成歉 |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
如雷灌耳 | 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
贪财无义 | 义:道义。贪图钱财,不讲道义。 |
谮下谩上 | 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
衔哀致诚 | 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
层楼叠榭 | 层:重复,接连不断;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
龙章凤函 | 喻文采炳焕。 |
拂袖而起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多闻阙疑 |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
清辞丽曲 | 同“清词丽句”。 |
簟纹如水 |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
信使往来 | 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
窥其门径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
一碧无际 | 形容青绿无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