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灭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详细解释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百科解释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出处《左传 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例子你要注意他假道灭虢的把戏
基础信息
拼音jiǎ dào miè guó
注音ㄐ一ㄚˇ ㄉㄠˋ ㄇ一ㄝˋ ㄍㄨㄛˊ
繁体叚道滅虢
感情假道灭虢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
近义词假途灭虢
英语borrow the way through Yu to exterminate Guo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挑三拣四(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等闲视之(意思解释)
- 意思意思(意思解释)
- 悬崖峭壁(意思解释)
- 撒手锏(意思解释)
- 筑坛拜将(意思解释)
- 沁人心腑(意思解释)
- 豺狼当涂(意思解释)
- 遗形忘性(意思解释)
- 谬采虚声(意思解释)
- 触目恸心(意思解释)
- 不以为奇(意思解释)
- 旧恨新愁(意思解释)
- 前程远大(意思解释)
- 一触即溃(意思解释)
-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意思解释)
- 纳污藏疾(意思解释)
- 弃信忘义(意思解释)
- 埋三怨四(意思解释)
- 半解一知(意思解释)
- 同声相应(意思解释)
- 高枕不虞(意思解释)
- 班衣戏采(意思解释)
- 物极则衰(意思解释)
- 超羣出众(意思解释)
- 豁牙锯齿(意思解释)
- 烟花行院(意思解释)
※ 假道灭虢的意思解释、假道灭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甘之如饴 |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韩信将兵 | 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胆大心粗 |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狐鸣篝中 | 见“狐鸣鱼书”。 |
休牛放马 | 休:休息。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 |
造言生事 |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
铮铮铁骨 |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
坐而待毙 |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
贪生畏死 |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
嫁祸于人 |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
森罗万象 | 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
高冠博带 |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
形单影单 | 形:形体。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
流芳后世 | 见“流芳百世”。 |
蛇螫断腕 | 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坏大事。 |
丁是丁,卯是卯 |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
鸟钞求饱 | 钞:强取,掠夺。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 |
情在骏奔 | 一心急着去奔丧。 |
张灯结采 | 见“张灯结彩”。 |
飞谋钓谤 |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郑卫之声 | 郑卫: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
澄思寂虑 | 澄:清澈;寂:安静;虑:思考。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
连章累牍 | 同“连篇累牍”。 |
饰非文过 |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
属垣有耳 | 有人靠着墙偷听。 |
鹤在鸡群 | 同“[[鹤立鸡群]]”。 |
悲悲戚戚 | 悲伤貌。 |
般般件件 | 各式各样奇花般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