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书竹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shū zhú bó
注音ㄇ一ㄥˊ ㄕㄨ ㄓㄨˊ ㄅㄛˊ
感情名书竹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名垂竹帛、名书锦轴
英语One's name is preserved on bamboo tablets and silk.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自上而下(意思解释)
- 讹以滋讹(意思解释)
- 以身殉职(意思解释)
- 枕戈坐甲(意思解释)
- 众散亲离(意思解释)
- 断手续玉(意思解释)
- 不易之论(意思解释)
- 低眉倒运(意思解释)
- 文章魁首(意思解释)
- 转湾抹角(意思解释)
- 老蚌生珠(意思解释)
- 左挈右提(意思解释)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解释)
- 义气相投(意思解释)
- 知足不辱(意思解释)
- 险遭不测(意思解释)
- 樵村渔浦(意思解释)
- 功高不赏(意思解释)
- 尸禄素餐(意思解释)
- 负老携幼(意思解释)
- 膏腴子弟(意思解释)
- 神短气浮(意思解释)
- 神魂荡扬(意思解释)
- 舍身取义(意思解释)
- 调睡参军(意思解释)
※ 名书竹帛的意思解释、名书竹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羊肠小道 | 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 |
不挠不屈 |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
去逆效顺 | 逆:违背。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 |
体体面面 | 指人光彩荣耀 |
假门假事 | 做得像真的一样。 |
染指于鼎 |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暮景桑榆 |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
帮闲钻懒 | 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
巴山蜀水 |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马大哈 | 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
疑心生鬼 | 指无中生有地乱猜疑,导致自己吓唬自己。 |
乔装打扮 | 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
镜里观花 |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
款款深深 | 谓情意诚挚深切。 |
憬然有悟 |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
樽酒论文 |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齐趋并驾 | 犹言并驾齐驱。 |
珠玉在傍 | 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 |
倾注全力 | 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 |
尺幅寸缣 | 指小幅书画。 |
宣化承流 |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
沈鱼落雁 | 亦作“沉魚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海棠醉日 | 女子之美。 |
衆所共知 | 为众人所知晓﹑熟悉。 |
一门百笏 | 指全家所有人。 |
万年之计 | 极长久的计划。 |
同舟之惧 |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
善自珍重 | 善于为自己谋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