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详细解释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
繁体鳴皷而攻之
感情鸣鼓而攻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近义词鸣鼓而攻
英语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三月不知肉味(意思解释)
- 气势磅礴(意思解释)
- 国计民生(意思解释)
- 众说纷纭(意思解释)
- 止谤莫若自修(意思解释)
- 弄玉偷香(意思解释)
- 兵连祸接(意思解释)
- 比比皆然(意思解释)
- 郊寒岛瘦(意思解释)
- 尖嘴薄舌(意思解释)
- 一字长蛇阵(意思解释)
- 旷日经久(意思解释)
- 悬悬而望(意思解释)
- 三病四痛(意思解释)
- 物稀为贵(意思解释)
- 装疯卖俏(意思解释)
- 出榜安民(意思解释)
- 淮王鸡犬(意思解释)
- 一朝千里(意思解释)
- 雨旸时若(意思解释)
- 纹风不动(意思解释)
- 家传人诵(意思解释)
- 铺锦列绣(意思解释)
- 渐仁摩谊(意思解释)
- 郭伋待期(意思解释)
- 所答非所问(意思解释)
- 面壁而已(意思解释)
※ 鸣鼓而攻之的意思解释、鸣鼓而攻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义灭亲 |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满堂灌 |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袅袅娜娜 | 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同“袅袅亭亭”。 |
江海不逆小流 |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 |
桑户桊枢 |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调风弄月 | 调弄风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
学问无止境 | 止境:尽头。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
分别部居 | 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分类排列。 |
时诎举赢 | 见“时绌举赢”。 |
百年树人 | 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
涸泽而渔 |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
恩山义海 |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
觥饭不及壶飧 |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
指天说地 | 指着天说到地。形容无所不谈。 |
论功受赏 |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
平复如旧 | 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 |
随珠荆玉 | 同“随珠和璧”。 |
七升之布 |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
蒙头盖面 | 蒙头盖面méngtóu-gàimiàn〈方〉∶遮遮掩掩你说话为什么这么蒙头盖面的,不愿意说明白? |
渔阳参挝 | 鼓曲名。亦称'渔阳掺挝'。 |
黄门北寺 | “[[黄门北寺狱]]”的省称。 |
一塌括子 | 亦作“一榻括子”。是方言,通通,全部。 |
万物之祖 | 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