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七升之布七升之布的意思
shēngzhī

七升之布



七升之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详细解释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国语·鲁语上》:“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韦昭注:“八十缕为升。”按,古代朝服十五升(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七升之布,缕数不及其半,故为粗布。

百科解释七升之布是汉语词汇,读音是qīshēngzhībù,意思是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基础信息

拼音qī shēng zhī bù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七升之布的意思解释、七升之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回心转意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弊多利少 指弊端超过有利。
超然自逸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一丝不挂 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现形容赤身裸体。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言不逮意 见“言不达意”。
回嗔作喜 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咄嗟便办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慌慌张张 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
计穷力竭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拨乱之才 拨:治理。平定乱世、能使天下恢复安定的人才。
无名之师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以大欺小 以:凭借。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群体。
画疆墨守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献替可否 同“献可替否”。
捉奸见床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发现在床上确有奸情。
鸾歌凤吹 指笙箫等乐曲声。
放马华阳 谓不再用兵。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冷言热语 犹冷言冷语。
齧血沁骨 形容极端诚信。
裰领道袍 缀上领圈的道袍。明代内臣服饰的一种。
索莫乏气 亦作“索漠”。亦作“索寞”。荒凉萧索貌。冷落淡漠貌。寂寞无聊;失意消沉。空乏穷尽貌。亦作:索漠索寞
殊行绝才 意思是才能和德行都很高超,世上少有。
潦倒龙钟 形容老年人衰老颓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