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之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百科解释阳九之厄,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gjiǔzhīè,意思是灾难之年或厄运。出自《汉书·王莽传》。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基础信息
拼音yáng jiǔ zhī è
注音一ㄤˊ ㄐ一ㄡˇ ㄓ ㄜˋ
感情阳九之厄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阳九之会、阳九百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降志辱身(意思解释)
- 立地书厨(意思解释)
- 浮想联翩(意思解释)
- 如愿以偿(意思解释)
- 怒气冲冲(意思解释)
- 瓜熟蒂落(意思解释)
- 尽忠竭力(意思解释)
- 狼飡虎食(意思解释)
- 拽布拖麻(意思解释)
- 取法乎上(意思解释)
- 俗不堪耐(意思解释)
-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意思解释)
- 三头八臂(意思解释)
- 鸠形鹄面(意思解释)
- 币重言甘(意思解释)
- 以蠡测海(意思解释)
- 发隐擿伏(意思解释)
- 完好无缺(意思解释)
- 椎锋陷陈(意思解释)
- 缧绁之苦(意思解释)
- 佯风诈冒(意思解释)
- 楚囊之情(意思解释)
- 悬灯结彩(意思解释)
- 榛榛狉狉(意思解释)
- 顺口谈天(意思解释)
- 摇首吐舌(意思解释)
- 眇眇之身(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催前浪(意思解释)
※ 阳九之厄的意思解释、阳九之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乐而不淫 | 快乐而不放荡。 |
彻头彻尾 | 彻:通;透。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完完全全。 |
恺悌君子 | 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辞多受少 |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
万象森罗 |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
机不容发 | 比喻时机紧迫。 |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
独步天下 |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恩同父母 | 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
蹈常习故 | 谓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
唱沙作米 | 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 |
离山调虎 |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
不露声色 |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
别出机杼 | 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
言是人非 | 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
骈肩累足 | 同“骈肩累迹”。 |
焚林而畋 | 同“焚林而田”。 |
众怨之的 | 众人怨恨的目标。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作:做工。太阳升起就做工,太阳下山就休息。泛指简朴单纯的生活。 |
握发吐飧 | 见“握发吐哺”。 |
苟延一息 | 苟延:苟且延续;息: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
震天铄地 | 震:震动;铄:照亮。震动和照亮大地。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 |
波峰浪谷 | 比喻地形险恶。 |
立马造桥 | 形容十分快速或急迫。 |
矢尽援绝 |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
摛章绘句 | 见'雕章镂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