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精神抖擞精神抖擞的意思
jīngshéndǒusǒu

精神抖擞



精神抖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例子我则见玳筵前摆列着英雄辈,一个个精神抖擞。(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jīng shén dǒu sǒu

注音ㄐ一ㄥ ㄕㄣˊ ㄉㄡˇ ㄙㄡˇ

繁体精神抖擻

正音“擞”,不能读作“shù”。

感情精神抖擞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抖”,不能写作“斗”。

近义词生龙活虎、容光焕发

反义词委靡不振、意志消沉

英语vigorous and energetic

俄语с воодушевлением

德语voller Energie(frisch und munter)

法语plein de vie,de vitalité(débordant de force,d'énergie,d'entrai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精神抖擞的意思解释、精神抖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光宗耀祖 宗:宗族。祖:祖先。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干干净净 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见可而进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弦外之音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戴高帽子 吹捧、恭维别人。
株连蔓引 指广泛株连。
昭昭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公是公非 公认的是非。
舟中敌国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克绍箕裘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翻黄倒皂 犹言颠倒黑白。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得饶人处且饶人 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议论蜂起 蜂起:指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飞舞。种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
如登春台 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铁心铁意 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应对不穷 应对:回答。回应问话没有答不出来的。形容学识渊博,思维敏捷。
择邻而居 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秦女楚珠 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
悬崕峭壁 见“悬崖峭壁”。
随高逐低 犹言随高就低。
黄门驸马 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取青媲白 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粗细十番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
先从隗始 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节节胜利 比喻景况越来越好。芝麻每长一节,开一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