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昃食宵衣昃食宵衣的意思
shíxiāo

昃食宵衣



昃食宵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

详细解释

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

昃食宵衣[zèshíxiāoyī]

    形容勤于政事。

    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亦作旰食宵衣、宵衣旰食。

    百科解释zèshíxiāoyī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昃,太阳偏西指傍晚到入夜时分。宵,夜晚。

    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基础信息

    拼音zè shí xiāo yī

    注音ㄗㄜˋ ㄕˊ ㄒ一ㄠ 一

    感情昃食宵衣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宵衣旰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昃食宵衣的意思解释、昃食宵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离经辨志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萧郎陌路 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拳打脚踢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忙上加忙 指人十分繁忙。
物各有主 主;主人。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箭穿雁口 箭:弓箭;穿:通过,穿通。比喻闭嘴不出声。
鱼肉乡里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地方上的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败化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躲灾避难 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
铢两分寸 指极少的数量。
人穷气短 指穷人说话没有底气。
罪恶贯盈 犹言恶贯满盈。
使心用幸 见“使心作幸”。
号天拍地 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迎刃以解 同“迎刃而解”。
涕泪交加 犹涕泪交零。
驷马高车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毫厘丝忽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遗笑大方 谓让内行见笑。语本《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碌碌庸庸 碌碌:辛苦,繁忙;庸庸:平庸。指平庸而忙碌的人或平庸的生活方式。
七级浮图 亦作'七级浮屠'。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
错仪画制 谓布政立法。错,通“措”。
躲头避懒 犹偷懒。
高山反应 高山反应gāoshānfǎnyìng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由于空气稀薄,使人呼吸不畅从而引起种种生理上的反应。一般健康人在海拨千米以上有头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也叫“山晕”
一介之夫 一介:一个。意思是为一个正直的人。
病僧劝患僧 谓同病相怜﹐互相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