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七步之才七步之才的意思
zhīcái

七步之才



七步之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详细解释

形容才思敏捷。

百科解释“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例子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基础信息

拼音qī bù zhī cái

注音ㄑ一 ㄅㄨˋ ㄓ ㄘㄞˊ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感情七步之才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辨形“才”,不能写作“财”。

近义词文不加点、倚马可待

反义词呆头呆脑

英语seven-pace tal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七步之才的意思解释、七步之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鬼哭神嚎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尾巴难藏 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
点指画字 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破柱求奸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一年半载 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
唐虞之治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逐风追电 追赶迅风和闪电。
阴霾密布 阴霾:空气中浮沉多而浑浊。比喻形势险恶或将要发生重大事件的郁闷气氛。
安如太山 见“安如泰山”。
意懒心灰 犹心灰意懒。
楼阁亭台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带牛佩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无庸讳言 不必忌讳这样说。
茁茁壮壮 肥大壮实,成长壮大。
花残月缺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费力不讨好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隐君子 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
凤皇于飞 见“凤凰于飞”。
出其不备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以古方今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
仙山楼阁 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废食忘寝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海天云蒸 形容天气炎热。
磕磕撞撞 走路东倒西歪的样子。
一六兀剌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听不懂。
拘墟之见 形容见解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