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浪迹江湖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路叟之忧 指百姓的疾苦。
竿头日进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声罪致讨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刮刮杂杂 形容火势旺盛的样子。
郄诜丹桂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根连株拔 连根拔除。
鸿篇巨制 鸿:巨;大。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
老婆当军 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非分之念 分:本分;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头。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屈节辱命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铢积寸累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无可置辩 没有什么可争辨的。
漆身吞炭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真假难辨 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夺胎换骨 夺别人之胎以转生;换己之凡骨为仙骨。本道家语。后比喻学习前人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也比喻重新做人。
三推六问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占山为王 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殷民阜财 殷:富足。阜:多,盛;丰富。使百姓富足,使财物丰富。亦作“民殷财阜”、“殷民阜利”。
矫首昂视 矫:抬举。抬头仰望。形容人很高傲的样子。
振聋启聩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时移势易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犹鱼得水 犹:如同。如同鱼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流星报马 古代指通讯兵。
天渊之差 比喻差别极大。
输泻跳蹙 泻:很快地流;蹙:紧迫。形容水流湍急,一泻千里。
穷理尽微 中国古代哲学名词。“居敬”指以身心的清静来排除物欲的诱惑;“穷理”指去获得事物所以然的道理。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