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顾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迟疑观望。
详细解释
犹言迟疑观望。
出处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基础信息
拼音chí yí gù wàng
注音ㄔˊ 一ˊ ㄍㄨˋ ㄨㄤˋ
繁体遲疑顧朢
感情迟疑顾望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迟疑观望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歧路亡羊(意思解释)
- 万事大吉(意思解释)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思解释)
- 未老先衰(意思解释)
- 重男轻女(意思解释)
- 示贬于褒(意思解释)
-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意思解释)
- 触目兴叹(意思解释)
- 有生之年(意思解释)
- 雅人深致(意思解释)
- 助天为虐(意思解释)
- 表里山河(意思解释)
- 残贤害善(意思解释)
- 永垂青史(意思解释)
- 於乎哀哉(意思解释)
- 三头两面(意思解释)
- 笔下生花(意思解释)
- 一泻万里(意思解释)
- 知情不报(意思解释)
- 千仇万恨(意思解释)
- 拍手拍脚(意思解释)
- 乐而忘死(意思解释)
- 一目即了(意思解释)
- 四塞之固(意思解释)
- 鲁缟齐纨(意思解释)
- 利口巧辞(意思解释)
※ 迟疑顾望的意思解释、迟疑顾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一见如故 |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
粗通文墨 |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
董狐直笔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拨乱反正 |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
凛然正气 |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烟消雾散 | 同“烟消云散”。 |
面红面绿 | 见“面红面赤”。 |
省油灯 | 比喻老实、不惹是生非的人。 |
包举宇内 |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不食周粟 |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
七颠八倒 | 形容十分凌乱。 |
循名考实 | 循:依照;责:要求。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
积雪封霜 |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
束手束足 | 见“束手束脚”。 |
樵苏失爨 | 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
匠心独具 | 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负恩忘义 | 见“负恩背义”。 |
槐阶棘路 | 泛指三公九卿之位。 |
第六感觉 | 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
提刀弄斧 | 泛指武功之事。 |
喃喃呐呐 | 形容低语不绝。 |
衰庸阘懦 | 庸弱无能。 |
颐养神性 | 保养精神元气。亦作:[[颐精养神]] |
随语生解 | 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
九鼎一言 | 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
便僻侧媚 | 指逢迎谄媚或逢迎谄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