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汉家王气已将尽,鼎足三分各自雄。(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dǐng zú sān fēn
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ㄙㄢ ㄈㄣ
感情鼎足三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三方分立。
近义词三足鼎立、鼎足而三
英语a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狠手辣(意思解释)
- 蜂拥蚁聚(意思解释)
- 木心石腹(意思解释)
- 燕舞莺啼(意思解释)
- 燕雀之居(意思解释)
- 崇论闳议(意思解释)
- 久经考验(意思解释)
- 天开图画(意思解释)
- 悲从中来(意思解释)
- 卑身屈体(意思解释)
- 岁不我与(意思解释)
- 有凤来仪(意思解释)
- 死马当活马医(意思解释)
- 道不举遗(意思解释)
- 真赃实犯(意思解释)
- 大处着眼(意思解释)
- 困心横虑(意思解释)
- 渑池之功(意思解释)
- 张筵设戏(意思解释)
- 诗朋酒侣(意思解释)
- 嘴尖牙利(意思解释)
- 一言华衮(意思解释)
- 颛顼之虚(意思解释)
- 镫里藏身(意思解释)
- 泥佛劝土佛(意思解释)
- 明镜不疲(意思解释)
- 看人下菜碟(意思解释)
- 对嘴对舌(意思解释)
※ 鼎足三分的意思解释、鼎足三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独一无二 |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
青藜学士 | 指博学之士。 |
慷慨赴义 |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这山望着那山高 | 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
照萤映雪 |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
礼多人不怪 |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
平平稳稳 | 平安稳当,平和稳重。 |
饥渴交攻 | 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
海底捞针 |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
裘弊金尽 |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四海为家 |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
调三惑四 | 见“调三斡四”。 |
武偃文修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风兴云蒸 | 蒸:上升。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
抉目胥门 | 见“抉目吴门”。 |
蒲元识水 | 蒲元:人名。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
游戏人世 | 见“游戏人间”。 |
返朴还真 | 同“返朴归真”。 |
剔抽禿刷 | 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亦作“剔抽禿揣”。 |
羡煞旁人 | 羡;羡慕。煞;很。旁人;周围。意思是让周围的人都很羡慕。 |
浣花草堂 | 即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浣花溪畔,故名。 |
烟花粉黛 | 亦作'烟花粉黛'。省作'烟粉'。指女子。多指娼女。指男女情爱之事。宋话本故事分类之一。元代杂剧十二科之一。 |
一封轺传 | 汉制,凡受朝廷征召者乘坐公家马车,皆持一尺五寸长的木制传信,有御史大夫封章,以为凭证。轺传两马,一马一封,故谓之一封轺传。 |
喜笑怒骂 | 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嘲弄辱骂。 |
识知无字 | 知道﹔识察。见识﹔知识。 |
市贾不二 |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 |
耽耽虎视 |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
摧紧获丑 | 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