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兵秣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兵:士兵;秣:喂养。练好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详细解释
修订本参考资料: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各项作战的准备工作。
周书.卷一.文帝纪上:「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百科解释【词目】训兵秣马【读音】xùnbīngmòmǎ【释义】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出处】《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民,唯思竭力。”【示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八:“且金人新造之势,难与争锋。宜训兵秣马,保疆而已,俟十年乃可议战。”
出处《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bīng mò mǎ
注音ㄒㄨㄣ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感情训兵秣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厉兵秣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三月不知肉味(意思解释)
- 恩威并用(意思解释)
- 自不量力(意思解释)
- 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解释)
- 没轻没重(意思解释)
- 绝世超伦(意思解释)
-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意思解释)
- 惠风和畅(意思解释)
- 淫朋密友(意思解释)
- 平治天下(意思解释)
- 重圭叠组(意思解释)
- 苟且偷安(意思解释)
- 备位充数(意思解释)
- 国无宁岁(意思解释)
- 欢声笑语(意思解释)
- 灰心丧意(意思解释)
-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意思解释)
- 晨秦暮楚(意思解释)
- 无足重轻(意思解释)
- 叠见杂出(意思解释)
- 宋玉东墙(意思解释)
- 借水推船(意思解释)
- 少安勿躁(意思解释)
- 心为形役(意思解释)
- 耒耜之勤(意思解释)
- 耳闻能详(意思解释)
- 梳洗打扮(意思解释)
※ 训兵秣马的意思解释、训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绘影绘声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拜鬼求神 | 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
以逸待劳 | 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
一波才动万波随 | 指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
不古不今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号寒啼饥 |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
前程远大 | 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 |
欺硬怕软 |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强硬的,害怕软弱的。指吃硬不吃软。 |
柔肠百结 |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
抹粉施脂 | 见“搽脂抹粉”。 |
国贼禄鬼 | 国贼:危害国家的坏人;禄:官吏的俸给。指危害国家的坏人及贪图禄位的鬼魅。 |
拍胸脯 | 表示负责,敢打包票。 |
光彩溢目 | 犹光彩夺目。 |
鲜车健马 | 见“鲜车怒马”。 |
煎膏炊骨 | 煎:一种烹饪方法;膏:油脂;炊:烧火做饭。煎油脂,烧骨头。比喻残酷压榨。 |
身无寸缕 | 谓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
协力齐心 |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
阴凝冰坚 |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
负隅依阻 | 负:依仗;隅:同“嵎”,角落或山势弯曲险要之处。凭恃地势的险阻,进行抵抗或固守。 |
殷天蔽日 | 染红了天,遮住了太阳。形容仪从之盛。 |
沐露梳风 |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
饔飧不济 | 同“饔飧不继”。 |
屏息谛听 | 意思是屏住呼吸仔细的听。 |
东阳销瘦 | 《梁书.沈约传》:'﹝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沈约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
烟簑雨笠 | 亦作'烟蓑雨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
五行四柱 | 指排八字算命。旧时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合四柱之干支为八字;再按五行生克的说法加以推算,故称"五行四柱"。 |
事同虚设 | 虚设xūshè机构职位等虽然存在,实际上不起作用,这个职位等于虚设该机构形同虚设 |
包元履德 | 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