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保于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出处《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ín bǎo yú xìn
注音ㄇ一ㄣˊ ㄅㄠˇ ㄩˊ ㄒ一ㄣˋ
繁体民保於信
感情民保于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依依不舍(意思解释)
- 贤身贵体(意思解释)
- 大败亏输(意思解释)
- 话不投机(意思解释)
- 强弓劲弩(意思解释)
- 雕肝琢膂(意思解释)
- 行古志今(意思解释)
- 局促不安(意思解释)
- 火上弄冰凌(意思解释)
- 招摇过市(意思解释)
- 无可置辩(意思解释)
- 为虺弗摧(意思解释)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解释)
- 贤良方正(意思解释)
-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意思解释)
- 乖僻邪谬(意思解释)
- 病势尪羸(意思解释)
- 越俎代疱(意思解释)
- 分寸之功(意思解释)
- 不禁不由(意思解释)
- 意前笔后(意思解释)
- 养虎留患(意思解释)
- 意料不到(意思解释)
- 緑珠坠楼(意思解释)
- 遮遮捂捂(意思解释)
- 一咏三叹(意思解释)
- 沃壤千里(意思解释)
- 人之水镜(意思解释)
※ 民保于信的意思解释、民保于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罪有攸归 | 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
书呆子 |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
一落千丈 |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
数黑论黄 |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一不扭众 |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强食自爱 | 劝慰人的话。谓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
春色恼人 | 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
身当矢石 | 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
饥渴交迫 | 交:一齐,同时。饥渴一齐袭来。 |
厌故喜新 |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
蛇蝎为心 |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
时日曷丧 | 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
千里结言 |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
暮虢朝虞 |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
惜老怜贫 | 惜:爱惜;怜:哀怜;同情。爱护老年人;怜悯穷苦人。 |
昭穆伦序 | 昭穆: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伦序:伦常次序。泛指家族辈分。 |
蹉跎时日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西赆南琛 | 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 |
潜移默夺 | 谓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
放言高论 |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
披毛求疵 |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
緑呢大轿 | 旧时高官等乘用的一种八个人抬的大轿子。 |
黄毛菩萨 | 牛的别称。 |
越搀越醉 | 酒醉的人,越是有人搀扶,越发使出醉态。比喻越是迁就随顺,越加纵情任性。 |
倾耳侧目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
丁丁当当 | 形容性格刚强。象声词。 |
壁里安柱 | 比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