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之厄的成语故事


阳九之厄

拼音yáng jiǔ zhī è

基本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暂未找到成语阳九之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阳九之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书不尽言 《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不可名貌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名垂青史 清 卓尔堪《<明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事半功百 清·魏源《道光丙戎海运记》:“因利乘便,事半功百,而元代所未有也。”
赏罚不信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初见秦》:“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蓄势待发
耆寿耇老
四海晏然
时去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