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例子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ㄓˋ
感情箕山之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桃花运(意思解释)
- 皓首苍颜(意思解释)
- 干鲜水陆(意思解释)
- 胆裂魂飞(意思解释)
- 玉石同沉(意思解释)
- 指不胜数(意思解释)
- 吃粮不管事(意思解释)
- 啬己奉公(意思解释)
- 深山幽谷(意思解释)
- 养精蓄锐(意思解释)
- 香娇玉嫩(意思解释)
- 长目飞耳(意思解释)
- 天不憗遗(意思解释)
- 花花肠子(意思解释)
- 心神专注(意思解释)
- 一体知悉(意思解释)
- 亘古未闻(意思解释)
- 明月清风(意思解释)
- 子孙后辈(意思解释)
- 勤劳勇敢(意思解释)
- 庚癸频呼(意思解释)
- 辨日炎凉(意思解释)
- 漏尽更阑(意思解释)
- 蜿蜒起伏(意思解释)
- 声名远播(意思解释)
- 一茎一草(意思解释)
- 一指头禅(意思解释)
- 一线生路(意思解释)
※ 箕山之志的意思解释、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甘之如饴 |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计将安出 | 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 |
深谋远虑 |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
过街老鼠 |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
死里逃生 |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
架屋迭床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趁心如意 | 完全合乎心意。亦作“称心如意。” |
蟹荒蟹乱 | 荒:灾荒。虾蟹太多,稻谷遭殃。指兵荒马乱的征兆。 |
标同伐异 |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
只影孤形 | 只:单。形容孤单一人。 |
欲取姑予 |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
戳无路儿 | 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
日积月聚 | 同“日积月累”。 |
观山玩水 | 犹言游山玩水。 |
易地则皆然 |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
一日三省 |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
才过屈宋 | 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 比喻贪心不足。 |
横遮竖挡 | 见“横拦竖挡”。 |
手不停毫 | 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
渊图远算 | 深谋远虑。 |
以策万全 | 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
喜闻见乐 | 见“[[骇人视听]]”。 |
田野自甘 | 乐于不追求名利的田野生活。 |
将奋足局 | |
冰释理顺 |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