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尽诚竭节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露胆披肝 披露肝胆。比喻待人坦诚之至。
高处不胜寒 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知行合一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形迹可疑 举止和神情很值得怀疑。形迹:举动和神色;可疑:值得怀疑。
闯南走北 奔走四方。
杜口吞声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狐潜鼠伏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楚棺秦楼 旧时指歌舞场所,也错指妓女居住的地方。
真龙天子 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铁板一块 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变。
金石之计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阆苑琼楼 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争斤论两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拈酸吃醋 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
伏首帖耳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负薪之资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慧能力。指卑贱者的资质。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呼:召唤;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四荒八极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慎小谨微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贼人心虚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一览无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始料未及 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
雌呿雄吟 比喻声音高低强弱相间。
一呼百和 意思是一人呼唤,百人响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谈经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幕上燕巢 比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