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丧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详细解释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例子郭澄清《大刀记》第六章:“这个吓得鬼子、汉奸闻名丧胆的梁永生,就是当初那个大闹黄家镇的梁永生。”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míng sàng dǎn
注音ㄨㄣˊ ㄇ一ㄥˊ ㄙㄤˋ ㄉㄢˇ
繁体聞名喪膽
感情闻名丧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闻风丧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祸乱滔天(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口说无凭(意思解释)
- 中西合璧(意思解释)
- 酩酊大醉(意思解释)
- 惨澹经营(意思解释)
- 昧旦晨兴(意思解释)
- 无根而固(意思解释)
- 别无二致(意思解释)
- 肆言无惮(意思解释)
- 笑中有刀(意思解释)
- 杜门却扫(意思解释)
- 目语额瞬(意思解释)
- 弯腰捧腹(意思解释)
- 画眉张敞(意思解释)
- 隐占身体(意思解释)
- 退徙三舍(意思解释)
- 娱心悦耳(意思解释)
- 托骥之蝇(意思解释)
- 料料峭峭(意思解释)
- 膺籙受图(意思解释)
- 蟠屈缭纠(意思解释)
- 輷鞫殷殷(意思解释)
- 提劲撒野(意思解释)
- 笔墨畦径(意思解释)
- 去恶务尽(意思解释)
- 近朱近墨(意思解释)
※ 闻名丧胆的意思解释、闻名丧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海内鼎沸 | 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不惜代价 |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
高斋学士 |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
膏车秣马 |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后悔莫及 |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
狼艰狈蹶 |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
以力服人 | 服:制服。用强力使人服从。 |
无颜落色 | 失色,面无人色。 |
志足意满 | 犹志得意满。 |
软刀子 | 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和腐蚀的手段。 |
救火投薪 |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班荆道旧 | 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
忧公忘私 |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喜不自胜 |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
烧琴煮鹤 |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膏粱纨绔 | 膏粱: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穷神观化 |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变化。 |
尊姓大名 | “姓名”的尊称。 |
没心没想 | 精神不集中。 |
夷险一节 | 夷:平坦;节:节操。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 |
弦歌之音 |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雍容不迫 |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
九白之贡 | 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 |
誓书铁券 | 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 |
据本生利 | 根据本钱的多少来获取利息。 |